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

当前: 首页 > 新闻 > 医院要闻 > 正文

医院要闻 科室快报 业界资讯 媒体关注 光荣榜

圆梦上海胸科-邓中彪医师进修体会

  • 2019-12-06
  • 心胸外科 邓中彪
  • 恩施州中心医院
  • 字体

  前言

  在第48期全国心胸外科进修班中,恩施州中心医院心胸外科医生邓中彪被评为优秀学员,并作经验交流讲课。他所撰写的进修体会也被今日头条、搜狐等8大网站刊载。今天,转载此文谨给那些在医学领域不断攀登、勇于进取的杏林天使。

  作者简介:邓中彪,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心胸外科主治医师,上海胸科医院肿瘤外科进修生,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从事心胸外科临床工作十年,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SCI收录一篇。

  年初,带着对胸科医院的向往、领导的嘱托、家人的期盼,以及满腔的热情,从世界硒都恩施来到世界魔都上海,参加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胸科医院举办的“第48期全国心胸外科培训班”,正式开启了我的“寻根问祖、圆梦胸科”之旅。今晚在魔都的最后一个夜班,病房难得如此安宁,值班手机一直处于沉寂状态,就连平时此起彼伏的监护仪报警声也集体沉默,平安无事的夜班可能是送给我这个即将离开之人的珍贵礼物吧!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倚窗而立,窗外魔都的夜晚流光溢彩,不夜城的美誉绝非浪得虚名,回想起这一年在胸科医院学习的点点滴滴,亦如这魔都的夜晚璀璨绚丽,提笔记述,以示纪念。

  胸科印象

  十多年前,当我还是一名胸外专业研究生的时候,上海胸科医院的大名就如雷贯耳,通过心胸外科医生的葵花宝典——《顾恺时心胸外科学》这本书,我第一次对上海胸科医院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中国胸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例、首次都发生在上海胸科医院,她引领着我国心胸外科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我内心深处,她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是中国胸外科的发源地、是中国胸外科医生眼中的圣地、是中国顶级的胸外专科医院、是中国胸外科医生培养的摇篮。我想象中的胸科医院的老师都是奇侠异士,个个身怀绝技,手术登峰造极、出神入化,在心胸外科领域独领风骚、笑傲江湖。对于我来说,她是如此的深不可测、高不可攀、遥不可及,来胸科医院进修学习是我多年的梦想。

  圆梦胸科

  我始终相信,有梦想就会实现。2019年我被接收为上海市胸科医院“第48期全国心胸外科培训班”学员,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我有幸被分在肿瘤外科杨运海教授组,以罗清泉主任为首的肿瘤外科所有老师都很重视我们这批培训班学员,为我们举行了热情的欢迎仪式,并合影留念,初来乍到的我们感受到了肿瘤外科大家庭的温暖。

  肿瘤外科老师分组情况

  罗清泉教授(科室主任)组:林皓、黄佳、成兴华、陆佩吉、姜龙;申屠阳教授组:张辉、毛峰;杨运海教授组:陈天翔、宋立伟;谭强教授组:柳瑞军;丁征平教授组:钱立强、陈小科;周谦君教授组:李剑涛。

  肿瘤外科特有的科室文化

  近一年的学习,肿瘤外科所特有的科室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科室举办了世界医学机器人大会和VATS手术培训班、东方胸外大会、中国肺癌大会等众多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举办了全国性的Tubeless VATS手术培训班;科室不定期进行网上手术直播;科室周二早上7点15分的最新文献解读;周三上午申屠阳教授主持的学术沙龙;定期邀请院内外其他专业的教授讲课;定期开展科内科研讨论;定期开展疑难病例讨论;科室老师定期针对进修生的教学讲课。这些特有的科室文化在打造了胸科医院知名专科品牌的同时,在科内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更为我们进修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在胸科医院的日常工作

  在这里,我们主要负责值班、管理病人、参加手术、病历书写等工作。我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高效、优质地完成了进修期间所负责的各项工作,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未发生一起患者或家属投诉。每月值班约3~4次,负责2-4A病区、2-7病区、2-9病区、2-13病区、2-15病区、3-10病区、3-12病区所有肿瘤外科病人。工作日值班时间:下午17:00至第二天早上8:00。节假日值班时间:早上8:00至第二天早上8:00。我们杨运海主任组早上7:00查房,每周二、周五为手术日。这里病历书写简单,但病人多、住院时间短、周转快,病历书写往往滞后。进修生无需独立管床,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管理病人。

  学在胸科

  来到心中的圣地,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结合我所在恩施州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所开展业务实际情况,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一、重点学习并掌握肺部肿瘤的规范化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二、全面学习肺结节的规范化诊疗。三、学习食管肿瘤的规范化胸、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四、学习纵隔、气管等重大疑难疾病的手术治疗。五、学习心脏疾病的手术治疗。六、全面了解当今胸外学科发展前沿。

  为了实现进修目标,我也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付诸实施,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学习,获益匪浅。

  一、看

  看书:我系统性地再次学习了解剖、影像学、胸外专著等,并查看了一些文献资料,夯实基础,理论指导实践。重点学习了胸科医院老师推荐的两本书:《肺癌解剖性肺段切除图谱》《食管胃外科简单/复杂手术》。

  看视频:视频资源多(手术室拷录、同事交流、E起爱胸外、网上直播),学习时间不限、学习方式灵活、可取百家之长。

  看手术:看手术是我们进修医师学习的最重要途径之一。这里病人多、病种全、疑难手术多,胸科医院高手云集,且每位教授都有独门绝技。现场观摩,老师言传身教,学习更快,特别对于重大疑难少见手术,更是机不可失。我合理安排时间,抓住一切机会,“游荡”于各个手术间,被进修兄弟送了两个绰号:“C位小哥”“游牧民族兄弟”,我有幸现场观摩学习了以下各位大咖最具代表性的世界一流手术。

  肿瘤外科:罗清泉教授世界领先的机器人手术、独特4孔胸腔镜手术、疑难肺癌手术;杨运海教授的Tubeless手术、完美单孔手术、肺癌双袖、剑突下纵隔手术、机器人手术;谭强教授的精细单孔肺癌手术;申屠阳教授腔镜下的剪刀神技、精准的纵隔镜手术;丁征平教授的完美三孔肺癌手术、右侧2+4组淋巴结剃头式隧道清扫绝技;周谦君教授的肺、食管、纵隔全面开花的手术技巧;钱立强教授的万变不离其宗的手术思路、三个三角解剖法肺叶切除、完美单孔肺癌手术以及淋巴结清扫技巧、高超的超声刀使用技巧。以及陈天翔、黄佳、林皓、成兴华、李剑涛、柳瑞军、毛峰、张辉等青年才俊一流的手术水平让我叹为观止,收获满满。

  胸外科:胡定中教授的高超的机器人手术、肺上沟瘤、疑难纵隔肿瘤、袖切等重大疑难手术;方文涛教授的完美纵隔肿瘤切除手术;赵珩教授的复杂气管手术;姚烽教授的复杂气管手术、出神入化的单孔袖切手术(超声刀使用堪称一绝);李志刚教授的机器人/腔镜食管手术、气管食管瘘修补、结肠代食管、全喉切除气管造瘘术、空肠间置术、隆突重建术、食管癌术后狭窄二次手术等疑难手术;茅腾教授的复杂纵隔肿瘤切除+血管置换、胸壁重建等疑难手术;李文涛教授的miniport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手术;耿峻峰教授的完美单孔手术(电钩使用出神入化)、疑难肺癌手术;杨俊教授的肺移植手术;孙益峰教授的胃食管反流磁力环手术、全腔镜下全胃切除空肠代食管手术;林凌教授的术前三维重建+精准肺段切除手术;吉春雨教授的教科书式的三孔肺癌手术。

  心外科:孔烨教授的主动脉根部重建、瓣膜成形、ROSS手术、全动脉化不停跳心脏搭桥术;朱丹教授的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改良David手术、全动脉化不停跳心脏搭桥术;章剑锋教授的大血管手术;李伟教授的VATS心脏手术;郑悦教授的VATS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复杂瓣膜置换手术;王晓舟教授的先心病手术。

  由于时间关系,以上这些手术只是管中窥豹,还有很多教授的绝技没有机会参观学习,深表遗憾(考虑到手术图片可能会引起大家不适,大量精彩照片不一一展现)。

  二、听

  听老师讲课:我们培训班入科前有2周的理论培训课,医院资深教授给我们做了精彩的专业授课。入科后科室定期举行针对进修医生的讲课,比如钱立强老师讲扶镜技巧、电刀超声刀使用、腔镜手术肺的解剖,黄佳老师讲单向式肺叶切除术等。

  听学术报告:院内外各种学术会议精彩纷呈,只要你有足够的学习热情,每周你都会享受到学术饕餮盛宴,在这里,我有幸参加了胸腔镜及机器人手术论坛、东方胸外大会、气管重建与3D单孔学习班、tubeless手术培训班、颈部及食管解剖培训班、中国肺癌大会、东方胸外论坛、杜克-复旦微创大师班、华山论剑胸外论坛、上海肺科微创高峰论坛、瑞金胸外微创论坛、台州全国微创食管培训班等学术会议,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听术中教学:术中老师讲的tips,绝对是精华,受用一生。

  三、问

  问老师:肿瘤外科老师学识渊博、温文尔雅、谦逊礼让,对我们所有的疑惑都给出了满意的解答。

  问进修同事:高手在民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进修生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我向进修同事学习了三维重建技术。

  问微信学术交流群:我们加入了胸科医院学术沙龙群、肿瘤外科医生群、古月医学论坛群、进修医生交流群,对于任何专业问题,都能及时得到国内顶级专家的答疑解惑。

  问护士:在值班或手术室工作时,任何疑惑均可咨询漂亮的护士小姐姐,她们经验丰富,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事半功倍。

  四、记

  用笔记:随时记录(日本人参观姚烽主任手术时全程做笔记、绘图,我感慨很深)。我有时下班后也整理书写学习笔记。

  用照片记:随时记录精彩瞬间,备注解析,便于日后温习。

  用视频记:视频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特别是疑难复杂手术,便于反复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五、练习

  动物实验:我积极报名参加强生、美外公司动物实验,先后参加1次强生实验、1次美外实验。猪肺解剖与人不一样,术前需做足功课,其胸腔小、肺嫩易破、血管壁薄、迷走反射易心跳骤停,手术难度比人肺叶切除大。把握每次机会,练习腔镜下基本操作,帮助克服手术恐惧感、突破心理障碍、建立腔镜手术信心。

  LST练习:我参加了强生公司的腔镜缝合培训班,系统、规范地学习腔镜下调针、缝合、打结。获得其培训结业证书。

  自我练习:我们宿舍购买了腹腔镜模拟训练盒,配有练习模块(也有进修生自制模拟盒练习)。休息时练习腔镜下调针、缝合、打结、挟持黄豆、剪纸、剥葡萄等等。也自制了一根筷子推结器,练习打结,效果不错。

  练习做合格助手,当好扶镜手:扶镜手是术者的眼睛,一个合格的主刀医生首先是一位优秀的扶镜手。认真琢磨扶镜技巧:三到、八字。三到:心到、手到、眼到。八字:泡、擦、中、进、退、旋、跟、稳。理解术者的手术思路与手术习惯,从术者的角度,为其提供最优的手术视野。

  手术实战:手术是练习的最高级阶段,肿瘤外科进修生都有一些手术机会,认真把握每次动手机会,术前仔细查看病历资料,精准规划手术,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老师指导下,细心、安全、精准操作,尽量做到减少无效动作、避免危险动作、杜绝误操作,预防手术事故。杨运海主任组模块化的培训比较适合我这种腔镜小白(松解粘连→松解下肺韧带、游离下肺静脉→游离肺裂、动脉→右下叶切除→左下叶切除→S6切除→中叶、上叶切除)。

  六、思

  思路:做手术时保持思路清晰,步骤明确。如思路不清,无从下手,存在安全隐患,及时终止手术。

  深思:对老师每一个动作,包括手术步骤、手术暴露、器械的角度、电钩运行方向,特别是单孔,器械如何排兵布阵,避免“打架”,进行深思,领悟精髓,学以致用。

  反思:反复观看自己手术视频,反思每一个动作,是否能进一步优化?举一反三,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感恩胸科

  通过在胸科医院近一年的学习,收获很多,自己专业理论水平更高、对学科前沿了解更全面深入、手术思维更活跃、手术水平有所提高,基本实现了既定进修目标。我最大的收获是从一名腔镜小白成长到能独立完成VATS单孔肺叶切除手术(五叶肺均独立完成)。对VATS食管手术、纵隔和气管等重大疑难手术、心脏微创手术、主动脉根部重建、瓣膜成形、大血管手术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机器人手术、荧光胸腔镜手术、3D胸腔镜手术、Tubeless手术、多原发肺GGO的电磁导航/CT引导穿刺微波消融术、纳米刀技术、三维重建+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等当前胸外前沿技术有了全面了解,并掌握了Mimics软件肺的三维重建技术。

  结语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近一年的进修时光转瞬即逝,在这里既有初来时的兴奋,也有疲惫时的叹息和想家时的忧伤,但更多的是收获时的喜悦。即将离开,依依不舍,不舍这里授业解惑的恩师,不舍这里朝夕相处的同仁,在胸科医院充实而愉快的进修生活将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求无所不能,但求竭尽所能,让进修所学指引我医路前行,为恩施州中心医院心胸外科(湖北省重点专科)的发展添砖加瓦,让青春在无影灯下焕发出更绚丽的光彩!

  祝上海胸科医院越来越好!

  江湖再见,后会有期!

  致谢

  感谢胸科医院提供了国内最顶尖的进修学习平台。

  感谢胸科医院所有老师的热情与不吝赐教。

  特别感谢肿瘤外科对进修生的包容、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特别感谢杨运海、陈天翔两位教授对我的悉心指导,让我体会到VATS手术的乐趣并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