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耗一滴自来水会浪费多少钱?抹布多使用一次能增加多少效益?在很多人看来,这不是一个难以计算的问题,而是一个不需要计较的问题——它太“微不足道”。然而,正是这种“微不足道”却显示出了精细化管理博大的内涵。
2011年5月,该院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成立。履职以后很快就提出了“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结构调整为措施,以抓医疗质量为中心,全面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建设武陵山区医疗中心”的战略目标。于是,便有了不久之后一次晨会上的“院长三问”。
在2011年7月11日的晨会上,该院院长李拓表情凝重的发出这样“三问”:
一问负责管理门诊挂号室、收费室、药房等窗口的科室负责人:作为服务行业是不是该转变服务观念,调整窗口科室工作人员到岗时间,变患者等待工作人员为工作人员等待患者?
二问门诊办、导诊台和各窗口科室负责人:能不能不要做远离患者的旁观者,争做患者身边的贴心人,主动向持有门诊就诊卡的患者介绍门诊“一卡通”的用法?
三问后勤管理部门负责人:能不能详细了解洗涤中心的运作模式、洗涤流程、洗涤剂的品牌选择与勾兑比,以及现有被服设计上是不是有缺陷,看看洗涤中心的工作是否遵循了“节能、环保”原则,被服设计是否“实用、耐磨、节约”的要求?
李拓的“三问”,让参会的中层干部第一次领略了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准、细、严”的“四字精髓”。
“三问”之后,该院的精细化管理在院领导的身体力行中,从转变观念、创新管理和关注细节入手,逐渐走向常态化,助推医院实现高效、高速、高质发展。一方面,该院坚持“三大结合”推动管理观念的转变:将各项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大力弘扬大公无私和甘于奉献精神;与治庸问责、廉洁从医从业树新风等行业作风建设活动有机结合,积极倡导爱岗敬业、廉洁行医意识;与“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荆楚行”、三甲医院复审、创建优质医院等卫生系统开展的其它专项工作相结合,主动转变服务模式和理念。另一方面,积极创新的管理举措,提高了中层干部的工作执行力,进一步健全了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构筑了医疗、生产、保卫、消防与信息等“五大安全”体系,转变服务了模式,优化了服务细节,维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如今,从医院主要领导到普通职工,主动服务、创新工作的意识得以强化。院领导常常深入各科室现场指导工作,与每一位新职工座谈交心沟通;行政后勤管理部门不断完善、优化后勤支撑体系的运作模式、工作流程,主动“三下三送”,形成了“医务人员围着病人转,行政后勤围着临床转”的工作模式,形成党委院部统一领导、部门科室各负其责、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各个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取得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2011年,该院的“平安医院创建”、院感专项检查、“医疗质量荆楚行”及“三好一满意”等活动先后顺利通过省卫生厅检查验收并获好评;有效推进门诊“一卡通”优质服务,以优惠充值、免收挂号费等便民惠民措施,既方便了病人就医,又让患者真实的感受到优质优惠的服务。当年,该院日门诊量就突破了3000人次,全年门诊病人数达90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全年“一卡通”优惠500余万元,让利于民,惠及广大患者;认真落实医保、新农合“两补三控制”措施及“三控制一申报”制度,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严格控制药占比和人均费用,尽力维护病人利益,住院病人人均费用大幅降低,得到医保及新农合管理部门的肯定和认可,赢得广大病友的信赖和好评;院内网络建设,医院管理“数字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实行了门诊就诊电子化管理,并在门诊各楼层加设挂号、收费窗口,大大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此外,该院还进一步完善后勤保障管理体系,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教育引导全院干部职工自觉节约用水用电,成本节约意识逐步深入人心,实现“零流水、零灯光”,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2011年节约能源折算资金达80多万元。
“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节约了运行成本,为患者减轻了就医负担”,该院院长李拓如是评价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成效。
在2011年12月24日第五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院长李拓在医院工作报告中,用门诊病人数大幅提升,住院病人数稳步提升,手术台次有效提升,经济收入明显提升;住院人均费用明显下降,门诊人均费用有所下降,药占比明显下降等“四升三降”对2011年工作作了总结。
简单的“四升三降”几个字,昭示的却是医院正在步入健康、强劲、科学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