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6日 2:19
正式进入立夏时节。
立夏,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至此,孟夏时节拉开了帷幕。
立夏分为三候:
一候,蝼蝈鸣;
二候,蚯蚓生;
三候,王瓜生。
说的是在这一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上的野菜争相冒芽,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低眉,春已逝;
抬头,夏伊始。
一不留神,心心念念的夏天就来了。
湖北省知名中医谢远见工作室主持人、恩施州知名中医名师、恩施州民族医院名医堂主任医师谢远见告诉您,中医养生因季而宜,立夏时节,养生重点将从春季养肝转移到夏季养心护心上来。
立夏养心最适宜
戒躁戒凉保健康
春夏之交,万物繁茂。此时日照增加,气温渐升,植物进入生长旺季,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开始加快,因此,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休养生息,睡好子午觉。】夏季昼长夜短,人体也需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则为最佳的睡眠方式。
【早起晨练,强身健体。】中医养生讲究:“冬藏夏放”。冬季要注意营养和能量的储备,而夏季则需通过锻炼来增强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素质。夏季锻炼应以缓慢运动最佳,如打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养生功法,或者散步、慢跑等,需避免过度出汗,且时间在30分钟左右为宜,防止过度运动加重对人体的损耗。
【戒躁戒凉,养心安神。】中医认为心主夏,心与夏天相对应。立夏时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到了夏天,心阳最为旺盛,功能最强。由于夏季天气燥热,容易烦闷、情绪波动大,生气易怒容易引发心火,易使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给身体带来严重负担。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躁戒怒”,切忌大喜大悲,要保持心志安闲、心情舒畅。
【夏季炎热,适当补水。】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必须及时补充。谢远见建议,在炎炎夏季自备一些降温防暑饮品,比如绿茶、绿豆汤、酸梅汤、柠檬水等,生津止渴,消暑降温。除了多喝水外,多吃富水蔬菜也是不错的选择。富水蔬菜中,最值得推荐的是瓜类蔬菜,如冬瓜、黄瓜、佛手瓜、丝瓜和南瓜。
穴位按摩天天做
宁心醒脑除湿热
入夏养生先养心,在保证起居习惯和心态健康的基础上,辅以食物养生和穴位按摩“两手抓”,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摩内关穴】:腕横纹上二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其功效为宁心安神。
【按摩百会穴】:头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五寸,或两侧耳尖连线之中点取之。其功效为提神醒脑。
【按摩劳宫穴】:在手掌心,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桡侧,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其功效为清心火除湿热。
每个穴位每次按揉3—5分钟
每天可按揉2—3次
节气中药名堂多
灵活运用养心气
【菊花】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因热伤风、肝火盛所致的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等症状,可泡一杯菊花茶喝。
【西洋参】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寒,具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的作用。熬夜后,很多人常会感觉口干目眩、咽痛咳嗽,西洋参茶可以令口舌生津。因西洋参性寒,所以脾胃虚弱的人不宜过多食用。
【黄芪】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气等功效。因黄芪性微寒、偏凉,所以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麦冬】平性微寒,味甘、微苦。在人体脉络中归心、肺、胃经。麦冬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故用于治疗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还可以用于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的治疗。对于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地黄】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具体而言,鲜地黄一般性寒,味甘、苦;生地黄生平性寒味甘;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鲜地黄主要用于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可以帮助缓解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等症状。熟地黄可以滋阴补血,益精填髓,能够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症状。对于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不适宜食用。
【玉竹】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一般用于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玉竹有滋养气血之功效,其补而不腻,不寒不燥,故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平补而润兼除风热之功,可用于滋养神经和强心。痰湿气滞者禁服,脾虚便溏者慎服玉竹。
立夏风俗知多少
【迎夏】在古代,立夏这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秤人】古时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到立秋再秤,看经过苦夏,瘦了多少。酷暑之下,大汗淋漓,正是最好的减肥季节。
【斗蛋】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后再套上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破者认输。
【尝新】立夏尝新的食品丰富多彩,例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闽南地区立夏尝新会吃虾面;湖南长沙则会在立夏这天,吃用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为“立夏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