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2023年06月06日,芒种至,此时太阳达到黄经75°。长其夏至,短其冬至,在芒种期间,太阳将逐日靠近它在北半球运行轨迹的最北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日子也就要到了。
芒种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忙种”。新一轮的农忙开始,南方水稻插秧,北方丰收麦穗。天也忙碌,人也忙碌,自然与人,雷雨与谷物,稻种与麦穗。天地间,无声却充满欣喜,劳累辛苦也夹杂着甘甜,气温和空气湿度显著升高,雨水丰沛是芒种的天气特征,真正的夏季已经悄然而至。
芒种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䴗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芒种节气中,在上一年深秋产的螳螂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小螳螂们破壳而出;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他鸟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这个节气是农民朋友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节,那我们该为自己的身体忙点啥呢?
芒种茶饮 防暑祛湿
雨水丰沛是芒种的天气特征,真正的夏季已经悄然而至,此时南方,时而暴雨突至,时而阴雨连绵,似乎呼吸都带着雾蒙蒙的水汽,空气潮湿闷热,迎来了“梅雨季”。而人体也容易受环境影响,出现湿热问题,像是浑身无力、舌苔浊腻、脾胃不合、食欲下降、心烦焦躁、头身困重、口渴恶心等之类的情况。湿热最易困阻脾土。所以,这段时间的食养重点是清热祛湿、健脾养胃。可多吃细米,白萝卜,马蹄,白菜这些食物。
夏天贪凉,会吃进很多寒凉食物,使肠胃受到刺激,易引发身体不适。一道芦根薏米汤口感清甜,有健脾养胃、化湿除热的好处。
【芦根薏米汤】
原料:
鲜芦根50克,薏米30克,白糖适量。
做法:
①将芦根洗净,切段;薏米淘洗干净,备用。
②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芦根,文火煎沸20分钟,去渣,加入薏米煮至熟烂,服时酌加白糖。
功效:
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芦根,加上利水渗湿的薏米。芦根薏米汤具有共奏除湿、清热、健脾之功。这道汤适合痰湿、湿热体质的人群饮用,此外脾胃不适、腹痛腹泻、皮肤湿疹、皮肤痤疮,以及暑天口渴、烦热、没有胃口时也是非常适用的。
【荷叶陈皮饮】
荷叶为清中消暑的佳品,性质平和,护胃,除湿不伤正,是健脾利水佳品。如果担心寒凉,可以配合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的陈皮,整体平和不寒凉。
原料:
荷叶6g,陈皮6g。
做法:
①上两味洗净,加入热水250ml,盖上盖子焖2~3分钟后饮用;
②或加水1000ml,在茶壶中煮开,频频饮用,当日饮完。
功效:
荷叶陈皮茶有化痰祛湿、减脂轻身的好处,适合痰湿、湿热、湿重体质人群饮用,像是头晕、乏力、腹胀、皮肤油腻、困倦,或是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代谢综合征人群也很适用。
纳凉沐浴 祛邪养正
闷热的气候宜洗澡以去身上的湿浊之气。讲究的古人用香汤沐浴,不仅能洗去全身的汗垢,还能通经开窍,祛邪养正,使人神清气爽,防治皮肤病。如传统的兰汤就是用佩兰煮汤,现在比较常见的有用艾草、菖蒲煮汤洗浴。
还可用五枝汤洗浴。浴讫,以香粉傅身,能驱瘴毒,疏风气,滋血脉,且免汗湿私处,使皮肤燥痒。
五枝汤
五枝汤是《养生论》中的一剂洗浴方,即桑枝、槐枝、桃枝、柳枝各一把,麻叶半斤煎汤作洗澡水。洗完澡后,再用粟米粉(或葛根粉)和青木香、麻黄根、炒香附、甘松、藿香、零陵香打粉而成的香粉敷身,具有“驱瘴毒,疏风气,滋血脉”的功效,预防皮肤病。
古诗《夏歌二十首》中云:“郁蒸仲暑月,长啸出湖边。芙蓉始结叶,花艳未成莲”。“郁蒸”用现代的术语来说就是气压低、湿度大、气温高。
在这种闷热的环境下,是皮肤病和一些流行疾病的高发期,因此生活作息方面有诸多需注意的地方。
如:
不可剧烈运动而大汗淋漓(汗为心液,大汗损心阳、耗心阴);
汗后不宜任湿衣黏身,须擦干身体,换上干衣(腠理尽开,湿邪易入);
汗后绝对不能冲冷水澡(腠理尽开,寒邪立侵);
不可贪凉,当风露宿(寐时阳入于阴,卫外御邪力弱,易受风寒);
不宜生嗔心,行杀业(违背了夏三月的养长之道)。
时近盛夏,万物生长。热风,夏雨,青梅,金麦,共同构成芒种的万般风景。所有的这一切,都在用力去拥抱蓬勃的生命和夏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