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由全国妇联、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等14个部门共同举办的“少年儿童心向党 关爱守护伴成长”2023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等出席仪式。
恩施州中心医院妇委会副主任李霖受邀作为湖北省“爱心妈妈”代表现场讲述“万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万名留守儿童”用爱温暖相守的感人故事。
在全省开展“万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万名留守儿童”实事项目时,正是恩施州中心医院驻村工作队进驻椿木营乡长槽村开展精准扶贫之时。该院32名“爱心妈妈”积极投身于这项传递爱、奉献爱的服务行动中,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与当地留守儿童结对同行,发生了不少感人的故事。
小松与该院原妇委会主任刘琼丽就是其中一对结对的“母子”。
小松出生于恩施州宣恩县椿木营乡长槽村。出生不久,爸爸就在一次矿难中身亡,妈妈随后改嫁。3个月的他与爷爷相依为命。3岁时意外摔伤了左眼,手术后没有得到很好地后续治疗,眼部周围出现萎缩,整个面部发育受到了影响。
2017年,根据州委州政府统一安排,恩施州中心医院驻村工作队进驻椿木营乡长槽村,对该村进行精准扶贫帮扶,小松家正是该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8年,刘琼丽积极响应“万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万名留守儿童”公益项目,与小松结成爱心帮扶母子关系。
刘琼丽与小松结对后,担心眼睛问题会影响小松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便积极向恩施州中心医院院党委、院部汇报。该院党委、院部在了解到小松的情况后,免费为其进行了左眼义眼底座植入手术。
之后,刘琼丽还陪伴他前往武汉,成功装上了为他定制的义眼瞳片。医院还承诺每三年免费为小松更换一次义眼瞳片,直到他成年面部定型为止。装上义眼后的小松整个面部外观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也变得开朗、自信了许多。
恩施山高路险,尽管每次去小松家往返路程5、6个小时,但刘琼丽几乎每个月都去看望他,平常通过电话和微信了解孩子学习生活。在孩子患病时带他看病,把他接到家中,让他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
刘琼丽和小松的故事只是该院32名“爱心妈妈”真情帮扶工作中的一个缩影。经过几年发展,该院“爱心妈妈”关爱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创新。由该院联合社区、社区警察,成立的彩虹桥心灵驿站,以及举办的《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30多名孩子走出心理阴霾。开办的每日一期《暖心心理坊》科普课堂,开通网络直播和公益热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受益人数达到4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