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建设群众信赖的高质量肿瘤专科,着眼于以患者健康为中心,以治疗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肝癌、胆管癌、胰腺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为主,综合运用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放射治疗、射频介入微创治疗、免疫治疗、物理治疗等诊治手段,坚持规范化、个体化和精准化地开展肿瘤的早筛早查、综合治疗、健康护理宣教等工作,为肿瘤患者托起生命的曙光。这就是州中心医院胸部·淋巴肿瘤科团队。
专业团队
让患者不再谈癌色变
6月21日上午8时许,州中心医院金龙院区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肿瘤·血液病大楼)4楼,胸部·淋巴肿瘤科主任冉瑞智带领他的团队开始了清晨的查房。
在45床患者张某病床旁,责任医生汇报患者基本情况。54岁的张某,右肺浸润性腺癌多发转移,经过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后,效果明显。
听取有关医护人员的情况介绍后,冉瑞智询问患者身体情况,并开始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同时,他还向实习生示范体格检查的一般技巧,仔细讲解诊疗的注意事项和基本程序。
冉瑞智介绍,在大多数情况下,肺癌的典型症状是久治不愈的咳嗽、痰中带血、呼吸困难、胸部疼痛等。但在临床上,也有近三分之一的肺癌患者表现特殊,并无咳嗽、咯血等呼吸道症状,这就需要肿瘤科医生结合丰富临床经验精准诊断。
张某就是此类症状不是很明显的患者。他于今年1月因“颈肩部、胸部及腰部疼痛”入住州中心医院,经胸部CT检查,考虑为肿瘤性病变。后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张某癌细胞转移至肾、胰腺、颈椎、腰椎。经冉瑞智团队通过几个周期的免疫治疗、化疗及局部放疗等规范化治疗后,张某疼痛感得以缓解,病灶明显缩小,脸色逐渐恢复了以往的红润。
“接诊患者后我们仔细甄别、精准诊断,再按照国际和国内一线治疗方案进行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基本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及专业,冉瑞智目光坚定。
目前,在冉瑞智的带领下,这支团队可开展全身各部位肿瘤尤其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肝胆脾胰肿瘤的规范化、精准化和个体化治疗。其中放疗技术以国际先进的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立体定向放疗(SRS/SRT/SBRT)为主流,是州内唯一能开展肺癌、肝癌、脑转移瘤等恶性肿瘤X刀的专科,科室肿瘤综合治疗水平跻身于省内同级同类医院前列。
专科实力也得益于强大而专业团队的支撑。如今,该科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7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4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1人,硕士生导师1人,在湖北民族大学任教6人。同时,该科室有3人是湖北省肺癌联盟委员,50多人次担任湖北省肿瘤相关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委、委员,8人在国家级肿瘤专科进修学习,1人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奖机构、世界医学排名前十的医学院——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访问学习。
凭着一流的医疗水平、勇敢的开拓精神,这支优秀的团队已成为全国肺癌规范化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全国仅123家),获批国家级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基地(GCP),湖北省卫健委、恩施州人民政府共建的首批专业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恩施州323+癌症防治中心,逐渐打造了肿瘤疾病“防、筛、治、研、管”融合的规范化治疗样板,为群众筑起一道肿瘤防治的健康安全防线。
先进诊疗模式
全面呵护患者健康
今年5月上旬,80多岁的患者王某来到胸部·淋巴肿瘤科就诊。原来,有60余年支气管炎病史的王某20多天前突发腰背部疼痛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效果不佳,仍然出现间断性腰背部疼痛,偶而咳嗽,但无明显胸闷、气促等不适。
该科副主任幸茂晖接诊后,经过详细检查,诊断王某为肺癌,相关检查显示其癌细胸已转移至脑部、骨等多个部位。该科立即启动多学科MDT“一站式”诊疗模式,为王某量身定制穿刺治疗、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冉瑞智介绍,多学科MDT“一站式”诊疗,就是由肿瘤科联合相关外科、内科、影像科、病理科等专科优势医疗资源,根据患者机体状况、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和病情分期,有计划、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各学科治疗手段制定最佳方案,使肿瘤患者得到规范化、合理化、安全有效的治疗。
“王爷爷已是高龄,所以刚开始他本人及其家人都打算放弃治疗了。后来,我们从病情分析、效果评估等几个角度给家属做了说明,同时详细解说了治疗方案,他们经过反复思考后决定配合治疗。”幸茂晖回忆道。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某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幸茂晖介绍,肿瘤的预防检测和治疗技术,早已进入基因组和分子层面,能为肿瘤的精准检测、精准治疗和用药指导等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该科通过多学科MDT“一站式”诊疗,运用一个诊疗专家团队为一名患者精心诊疗的模式,精心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如果遇到疑难杂症,该科还会通过互联网+手段,联合山东省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等国内肿瘤科顶尖团队进行会诊,尽早明确诊断、精准治疗,既能最大限度避免患者误诊误治,也有利于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采用先进治疗模式为肿瘤患者提供最理想的治疗方案,是用技术征服疾病,该科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彰显的则是医患情深。
一旦患上癌症,疼痛会折磨患者身体,死亡的恐惧更会给患者带来巨大心理打击和压力。该科业务骨干、副主任医师陈杉深深的明白“肿瘤患者是一群特殊的群众,肿瘤科医生除了要为患者提供医疗技术上的帮助,更需要共情,从精神上给予支持和关怀”。
两年前,田先生被确诊为左肺低分化腺癌多发转移,已是癌症晚期。疾病的折磨使他的生活质量极差,每天要都靠服用大量的疼痛药来缓解身体的疼痛。但是陈杉并没有放弃,不仅为田先生制定了精准的治疗方案,更用关爱给予了他莫大的鼓励与陪伴。
“陈医生每个月都会准点通知我治疗。刚开始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只剩3个月的日子时,我是崩溃的,1米7的个子暴瘦得只有68斤。但两年来陈医生不断为我鼓劲,时常像朋友一样开导我,再加上他的精心治疗, 现在我已经恢复到90斤左右了。”田先生提及陈杉就像老朋友一样。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理状态会影响治疗效果。”在对患者的护理上,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湖北省 PICC专科、肿瘤专科护士,该科护士长谭冬梅为首的护理团队,从心理和身体等方面,对患者进行专业化的护理,赢得更多患者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积极行动
提升区域肿瘤防治水平
2021年,在州卫健委的指导下,我州成立恩施州癌症防治中心,中心办公室挂靠在州中心医院。冉瑞智作为中心主任,带领该院肿瘤专业医务人员坚定地走在癌症防治的道路上。
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对州中心医院胸部·淋巴肿瘤科4大类20多项指标考核后,确定该科为全国肺癌规范化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
2023年,为满足恩施新城区患者的就医需求,州中心医院金龙院区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肿瘤·血液病大楼)投入使用,胸部·淋巴肿瘤科也完成了扩容搬迁工作,新的病区正式启用,金龙院区还配备PET/CT、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等尖端医疗设备,将为肿瘤患者提供一流的诊疗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我州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2万人左右,死亡人数达到7000人以上,其中新增肺癌病例达到2400例左右,肺癌死亡率达到70%以上。
“这个看似普通的数据,背后却是无数个承受至亲离逝的悲痛家庭。” 长期的临床工作使冉瑞智更能深切体会到肿瘤患者及家庭的不易。这也促使冉瑞智及其团队积极发挥专科带头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到“323”攻坚行动防癌治癌工作中。
近年来,该科一方面加强科学研究,开展科研合作,大力推动临床研究和教学工作,提升科研实力;另一方面通过早筛早查查出高危人群,并开展各种肿瘤疾病筛查公益项目来有效提高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三早率”。他们深入全州各县市癌症防治中心进行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科普宣传和癌症规范化治疗培训;通过搭建与县市医院网络交流平台以及远程会诊等多种方式,在全州推进肺癌诊疗同质化管理;成立恩施州肺癌诊疗中心和肺癌早筛早查门诊,对肺癌和肺结节实行重点防治,实现专病专治……
如今,他们正在落实省卫健委肿瘤高危人群筛查工作。这支临床经验丰富、富有创新活力、人才梯队合理的团队正在以精进的专业和坚定的姿态,为濒临绝望的肿瘤患者扬起希望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