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

当前: 首页 > 新闻 > 医院要闻 > 正文

医院要闻 科室快报 业界资讯 媒体关注 光荣榜

世界心脏日|相知用心,医患携手呵护心健康

  • 2023-09-29
  • 内科心血管病中心
  • 字体

9月27日,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恩施州中心医院内科心血管病中心开展“9·29世界心脏日患教会”活动,医务人员与住院患者及家属50余人齐聚一堂,交流和共享心血管疾病预防知识,共同守护心健康。

为促进全球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共享和传播心血管疾病预防的最新资讯,控制全球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发生,延长人类寿命,改善生活质量,世界心脏联盟于1999年设立了“世界心脏日”。9月29日是今年的世界心脏日,其主题为“相知用心(USE HEART,KNOW HEART)”。

当天活动中,该院院务委员、内科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雷玉华为患者详细讲解了冠心病的概念、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他特别强调,胸痛胸闷是心绞痛和冠心病最常见的表现,患者应注意识别并在出现症状时及时拨打120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讲座结束后,雷玉华还耐心地为患者们答疑解惑,并再三叮嘱,要保持心情愉悦、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以及戒烟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很好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该院内科心血管病中心连续多年通过患教活动,搭建起医患沟通的桥梁,在宣传心脏健康相关知识的同时,呼吁公众重视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做到有效预防、规范治疗,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负担。

心血管疾病(CVD)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杀手”。每年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包括心脏疾病和卒中患者。预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将达到2300万。其实只要在生活中坚持一些小小的改变,那么我们的心脏就会更加健康,我们也可以远离这个可怕的“杀手”。

坚持健康饮食

1.忌过饱。吃得过饱,会加重心脏负担。应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2.限制脂肪和油的输入。每日烹调油使用量宜控制在 25g 以内, 少吃动物脂肪,适当控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预防血脂异常。

3.限制盐分。清淡饮食,严格限盐,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g。

4.增加维生素。维生素有减少机体成分被氧化的作用,如减少有利于心脏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预防血栓,预防动脉硬化,强化心脏。

5.增加纤维素。纤维素有利于减少脂肪在人体的吸收,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脂质,降低血脂浓度。

6.适量补充钾。钾能降低血液中的钠水平,可减少高血压的诱导因素。减少心脏的负担,减少心脏的发病几率。

饮食小贴士

低GI(血糖生成指数)饮食有什么好处?

优选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GI≤55,如全小麦、玉米、青稞等),适量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食物(如精白米面等)的摄入不容易增加血糖负担,亦能延缓心血管疾病发展。

常见低GI食物还有:

薯类、淀粉及制品:山药、山芋、藕粉

蔬菜类:西蓝花、菠菜、西红柿

乳及乳制品:牛奶、奶粉、酸奶、酸乳酪

坚持积极运动

1.散步:户外散步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收缩功能,有助于降三高,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升个人幸福感,适用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及日常锻炼。

2.慢跑:慢跑同样有助于促进心血管健康,但需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量力而行。

3.太极拳:太极拳除起到运动作用外,还可修身养性、减缓精神压力、改善睡眠,尤其适用于不适应心脏康复锻炼的患者。

4.骑自行车、跳舞:对有氧运动量及运动类型有更高要求的患者,骑自行车、跳舞等也是不错的运动选择之一。

运动小贴士

1.运动时间:推荐晚间七点至九点。

2.运动量:循序渐进,尽量完成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根据个人情况可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及运动量。

3.运动心率:建议控制在150次/分以下。

4.热身冷却:运动前热身至少10分钟,运动后冷却放松,不宜快速停止运动。

5.环境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建议4℃-30℃。

6.运动方案:个人最终运动方案,建议与医生共同制定。

戒烟

1.香烟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百害而无一利!

2.戒烟是最简单、最容易改善心血管健康的一种方式。

3.戒烟2年,罹患冠心病的几率大幅降低。

4.戒烟15年,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降到与不吸烟者相同。

5.吸二手烟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6.戒烟不但可以改善自己的健康水平,也可以使周围人更健康。

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

定期复查:

恢复期应定期复查,以便随时发现情况,并给予处理。

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对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者,应将血糖及血压控制在适当范围;吸烟者应戒烟;同时给予合理的饮食,限酒、控制体重等。

控制诱因发生几率:

避免一切可以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如劳累、体力活动过度、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在天气变化和季节转换的发病高峰期,应注意穿戴暖和。

坚持服药:

按时服用抗栓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有助于降低再次心梗的发生率、病死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胸痛急救小贴士

发生急性胸痛应该怎样做?

1.胸痛发生后,不要耽搁,请保持镇静,立即呼叫“120”,并去最近的有救治能力的医院!不要舍近求远,也不要自行驾车前往!

2.在等待120急救的时间里,尽量不移动患者,让患者以最舒服的体位躺下休息,减少活动,千万不要用力咳嗽、捶打胸口、拍打胳膊肘或乱吃药!

3.当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要听从医生的意见接受溶栓或急诊心脏介入手术。

发生心脏骤停如何挽救患者生命?

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分钟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这类患者生命的关键,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CPR救治,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如身边人会急救措施可在几分钟内直接挽救生命。

因此,了解心肺复苏标准操作流程CPR是很关键的,在危急时刻可以给自己或他人正确的救助,减少不幸的发生。同时要注意,严禁在正常人身上练习CPR,这样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

房颤

饮食忌口:

房颤的患者要戒烟、限制饮酒、限制或避免咖啡因。一些病人可能需要避免含有咖啡因的物质诸如茶、咖啡、可乐以及一些非处方用药。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咖喱、辣椒等。

自我监测:

经常观察心率、节律和血压变化,感到心跳、心跳紊乱或心跳加快都要引起注意。有明显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血压下降等现象发生时,应该立即就诊。

服药注意:

服药期间定期复查心电图,并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如出现体力疲乏、劳累、头晕眼花或者昏倒、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警惕及早处理。

情绪管理:

房颤的患者应该保持心情舒畅,不能因为得病而有心理负担。在生活中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保持心情平和,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

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

心力衰竭

心衰饮食调理:

通常食物应选择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如牛奶、瘦肉、淡水鱼等。避免饮用刺激性的饮料,如浓茶、咖啡等,同时戒烟戒酒。注意盐的控制,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克,注意避免隐性高盐食品,如皮蛋、酱菜、腌肉等。勿暴饮暴食,宜少食多餐,尤其是晚餐勿吃得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自我监测:

心衰者平时注意观察自己脉搏、血压、面色、尿量、体重的变化。当出现心慌、咳嗽、呼吸困难、难以平卧、浮肿、恶心、呕吐、尿量减少、一天之内体重增加1000克以上等症状,说明心衰加重,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

心衰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病情稳定后每隔2-3周须到心血管专科门诊就诊,按时服药,并定期做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