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

当前: 首页 > 新闻 > 医院要闻 > 正文

医院要闻 科室快报 业界资讯 媒体关注 光荣榜

【二十四节气】花雪随风不厌看 小雪节气养生谈

  • 2023-11-22
  • 梁欢
  • 字体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

——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小雪十月中》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的第2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进入冬季后天气逐渐寒冷,降水形式也由雨变为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称为小雪。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地间初冬景象越来越明显,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加。

小雪叩开了“严寒的大门”,寒湿淅沥,阴盛阳衰,万物皆以闭藏蓄养生命活力,而我们又该如何御寒保暖、防病养生呢?

今年的11月22日是小雪节气。州中心医院中医部(州民族医院)脑病科副主任、中医专业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李学杰提醒,我们健康管理的重点在“藏”。藏的意义,是让身体阳气伏藏好,不要过度消耗,趁着这个时候好好韬光养晦,待来年开春的时候有一个好的状态。在这个节气里,可以煲上一锅莲藕鲤鱼汤,宜补气血,滋阴补肾。当然能够抵御寒冬的,除了一碗热汤,还有顺时而养。

顺应四时 谨慎起居

关于寒冷季节的养生,《黄帝内经》里早就说过说:“水冰地圻,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寒冷的冬季里,不应当扰动阳气。因此,要早睡晚起。太阳出来才起床,这样既保证了充足的睡眠时间,又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早卧就是顺应阴精的收藏,晚起有利于阳气潜藏。二是要注意防寒保暖,适时增减衣物,不要暴露肌肤。衣着方面,穿太厚太薄都不好。李学杰建议,外出时,体质弱的人最好穿高领而且护腰的服装。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即头部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头一旦受了寒,伤了阳气就容易头痛。而脚位于远心端,阳气相对不足,脚一旦受凉,将导致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因此在冬天要尽量做到让自己“脚暖一身暖”。李学杰提醒,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运动锻炼 加强保健

小雪节气前后,由于夜间时间越来越长,白天时间越来越短,阳气潜藏,阴气渐盛,气温降低,天气时常阴冷晦暗。再加上树叶凋零,寒风瑟瑟,人们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引起情绪上的一些感伤,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甚至可能导致抑郁症状的发生。此时应调节自己的心态,注意精神的调养。

情绪低落时,可以多晒太阳,以振发体内的阳气,起到温通经脉的作用;也可以多听音乐,特别是轻音乐,它能够缓解人的紧张情绪,帮助抑制人的情绪波动;还可以多参与社交娱乐活动。同时,要适当加强体育锻炼,运动可以调节气息,静心宁神,畅达经络,疏通气血。气血通畅,方能情志畅达,避免紧张、易怒、抑郁等情绪的发生。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小雪节气时,应该进行适度的户外运动,从而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和抗寒能力。人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新陈代谢加强,产生的热量增加。在户外运动时要注意在运动前应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幅度,循序渐进;运动时间不宜太早,应选择每天上午9点以后,避开大风、大雾、雾霾天气,否则也会对健康不利;运动不宜剧烈,当以身体微热不出大汗为度。适合的运动有太极、瑜伽等,配合深呼吸,有利于排出浊气。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定要“拒绝晨练”。如果不想外出运动,可以选择冬季室内健身“五搓”:搓手、搓脸、搓头、搓脚、搓胸背。

小雪节气,我们除了要做好以上几点,还应该摒弃熬夜、疲劳过度等不良生活习惯,养正念,安心神,才能更好的固护身体正气,做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科学饮食 适度调补

中医认为,冬季在五脏对应肾。冬日寒冷,寒气越来越重,而寒与肾相应,最易耗伤肾的阳气,所以藏的重点就是藏好肾中的精气。进入小雪节气我们健康管理的重点在固肾藏精,滋补肝肾。饮食方面要多吃热量高、有健脑活血功效的食物,如羊肉、牛肉、乳类、鱼类,并适当饮用一些茶水、咖啡等饮料。

饮食调养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能固肾藏精的食物,滋养我们的身体。人体中肾主精血,肾脏得到滋养,身体的气血也会充足。中医认为,五色入脏,五色中黑色对应肾脏,具有培补肾气,补肾养肾的作用。黑桑葚能够补益肝肾,滋阴养血,可以清肝明目、改善睡眠,提高人体免疫力。

黑芝麻可以滋养肝肾、养血润燥,缓解腰膝酸软、关节不利的症状。黑枸杞泡水喝可以补肾益精,缓解由于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晕耳鸣、血虚微黄症,还有助于降血糖。黑豆、黑木耳、乌鸡等入肝肾二经,也具有很好的食补作用。

小雪进补之余,还要重视防“火”。天气越来越冷,人们开始穿得多,暖气开得暖,活动量减少,反而会造成体内积热。如果不能适时散发,很容易导致胃火、肺火旺盛。我们可以多吃萝卜、梨、莲子、山楂等清润的食物以润燥清内火。

如果体内出现咽干、牙痛、目赤、尿黄、便秘等内火旺盛的症状,切不可通过吃生冷食物来压火,寻求一时的快感。生冷食物只能带走体内一部分热量,治标不治本。此时,除了可以吃一些清润的食物来清内火外,还可以通过穴位按摩帮助清热润燥。

如手上的商阳穴。此穴位于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大肠经经气由本穴外出体表。因此能调节大肠经气,清泻阳明经火热,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消肿、利咽止痛之效,善治阳明热盛所致的各种头面五官疾患。

还有脚上的涌泉穴。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出体表,是足少阴肾经经脉的第一穴,也是肾经的井穴。此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肾阴为全身阴之根本,刺激它最有助于养阴、散虚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