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耳”俗称“掏耳朵”,古已有之,不知从何时起成为了人们享受惬意生活的一种休闲方式。
伴随着悠扬的古典乐,选一个舒适的躺姿,任由采耳师们用一勺一刷一铲,以一推一捏一掸之举,获得极致的享受与放松。甚至有些人采耳成瘾,每隔几天,就要体验一回采耳的“美妙之旅”。
那么,采耳为什么让人感觉舒适?
采耳对人体健康真的有益吗?
怎样做才能保护耳朵的健康?
记者采访了州中心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廖勇博士。
采耳有功效 但不宜过勤
廖勇介绍,采耳具有清洁外耳道、减轻耳内瘙痒感、缓解疲劳、提高听力和预防耳部疾病的功效。特别是人的外耳道末梢神经丰富,非常敏感,采耳过程中,采耳师运用不同工具在耳洞内来回游走、按摩,刺激这些神经产生“酥酥麻麻”的感觉,使人身心放松、舒适,也十分减压。
但是,不建议大家经常性采耳。廖勇解释道,正常人耳朵内会产生一些分泌物,叫耵聍,就是俗称的“耳屎”。人的耳道是一个微生态自然平衡的环境,外耳道有很多毛细胞,正常情况下,人们在日常咀嚼和张口过程中可以通过震动将外耳道分泌的耳屎和油脂自行缓慢排出。同时,从医学角度讲,适当的耳垢可以滋润外耳道皮肤,阻挡灰尘、细菌等进入耳道深处,具有一定保护功能。所以,一般人在生活中不需要经常掏耳朵。
如果频繁采耳,可能伤及毛细胞,也不利于耳道分泌物的自行排出,甚至还可能引起耳屎淤积,产生耳结等。
采耳要注意 必要时就医
廖勇提醒,大家不论是到采耳店采耳还是自己采耳,采耳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卫生和安全。如果卫生条件达不到,可能导致外耳道感染炎症;在采耳过程中,如果用力过猛或使用器具尖锐,又或对耳部的解剖结构不熟悉,都容易损伤外耳道,甚至可能损伤鼓膜造成鼓膜穿孔,引起耳部疼痛、出血,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
因此,在采耳过程中,如果发现外耳道结构看不清楚,外耳道有红肿或脓性分泌物,耳屎成团块状不能排出,耳朵疼痛、堵塞以及听力下降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采耳,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由专科医生看诊。
如自行采耳 要适可而止
日常生活中,如果实在感觉到耳朵有痒感,必须要马上掏一掏才能缓解,这时候可以自行采耳但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手法,尽量使用较软的工具。
廖勇建议,清理前要注意手部卫生,用较细的棉签在耳廓周围、耳道内轻柔地清理即可,不要为了图一时舒适把棉签伸到耳洞深处用力掏,更不要使用坚硬的工具清理。如果此番操作之后还不能缓解耳朵的痒感,切忌过度采耳,建议到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