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奶茶加冰,迟早加薪”配上一张美图,在30℃的四月是不是可以燃爆你的朋友圈?!
但在甜品带给你快乐的同时,小编友情提示:“奶茶”已被列为一种隐形的“健康杀手”。
早在2022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研究团队在Frontiers in Nutrition上发表这样一篇研究:含糖饮料的摄入已经取代酒精成为早发患者痛风的主要饮食危险因素,和肥胖率、血清尿酸盐水平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痛风曾被称为“宫廷病”,而今又盯上了年轻人。武汉同济医院曾对当地超70万名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20~39岁年龄段的人群中高尿酸血患病率在10年间由22.5%增长到了40.1%,近乎翻倍。
另据一项在青岛进行的研究发现,痛风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下降了4.14岁,发病年龄小于30岁的早发型患者在整体患者占比提升了12%。
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血清尿酸(uric acid)升高、反复发作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及关节畸形、尿酸性肾结石、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及血管性肾脏病变等。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3类,原发性痛风占绝大多数。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
每年的4月20日被称为“世界痛风日”或“全民关注痛风日”,2025年的4月20日是第九个世界痛风日,今年的主题是“数字改变痛风”。
第一个数字:420,记住不是520!
选择4月20日作为痛风日,源于血尿酸检测的临界值——420μmol/L。当人体血尿酸浓度超过这一数值(男性正常值上限),尿酸盐结晶可能在关节沉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第二个数字:360,痛风的安全卫士!
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60 μmol/L,并长期维持;若患者已出现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00 μmol/L,直至痛风石完全溶解且关节炎频繁发作症状改善,可将治疗目标改为血尿酸<360 μmol/L,并长期维持。
第三个数字:180,记住不是你的那个“理想男”!
降尿酸治疗时血尿酸不低于180 μmol/L,因人体中正常的尿酸水平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血尿酸过低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第四个数字:150,100,50,不是各种卷面考满分!
通常把100g中含嘌呤>150mg的食物称为高嘌呤食物,每 100 g含有有 50-150 mg的食物称为低嘌呤食物;每 100 g 嘌呤含量小<50 mg 则是低嘌呤食物。
第五个数字:2-3L,不是吸氧量哦!
建议无饮水禁忌症的痛风患者,每日饮水量应达2-3L,尿量达2L,以便促进尿酸排泄。
了解了5个基础数字,手里那杯甜中带凉的“杀手”还可以下肚吗?!健康面前,可不要“贪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