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日喜迎伟大祖国七十二华诞的日子里,18个“国庆宝宝”也相继在恩施州中心医院妇儿医院和中医部妇产科诞生,向祖国72岁生日献上深深祝福。
第一个“国庆宝宝”诞生
10月1日凌晨00时05分,伴随着一阵响亮的啼哭声,该院妇儿医院首位“国庆宝宝”降生了,这是一位2580克的男宝宝,响亮而有力的哭声传遍了整个手术室。
“真好!这是我们全家人过的最特别,最开心的国庆节了,希望孩子能沾沾节日的喜庆,健康快乐地成长。”刚当妈妈的田女士开心地说道。
田女士原本预产期是11月1日,本打算趁着国庆好好休养。不料9月30日晚上,突然“破水”,随即出现了宫缩。因田女士先天性隐性脊柱裂,胎儿相对头盆不称。该科医生在与田女士及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后,立即进行了紧急剖宫产,同时紧急联系了该院新生儿科医生,做好应对“早到宝宝”的健康保障。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10月1日凌晨00时05分,首位“国庆宝宝”安全降生。护士麻利地为宝宝擦身、检查、打疫苗、裹上襁褓,最后还不忘用红色印泥在彩纸上留下宝宝的出生小脚印。
床上的田女士虽然有些疲惫,但嘴角一直挂着笑意,不时看向宝宝。“真感觉像做梦一样,小家伙还真会挑日子,我现在都很激动,选在国庆出生真的太有纪念意义了,虽然小名还没想好,但我相信他今后也会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像我们的祖国一样坚强勇敢”!
无痛分娩娩出“国庆宝宝”
10月1日,家住州城的黄女士也在恩施州民族医院(州中心医院中医部)妇产科医护人员的协助下,通过“无痛分娩”顺利娩出一个3500克重的“国庆宝宝”。
36岁的黄女士于10月1日凌晨1时羊水破了,但直到早晨8时仍只是不规则宫缩。为了避免宫内胎儿窒息,医生为黄女士打了催生针,到下午3时,宫口只开了2公分,而黄女士已经因为剧烈的疼痛而坚持不住。
随后,黄女士家属与医生沟通,决定选择“无痛分娩”。医生立即在黄女士的腰椎进行穿刺、置管,并将低浓度镇痛药物和局麻药物注入体内。
“无痛分娩”是在保证产妇及胎儿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用药,达到不影响子宫规律收缩,但可阻断分娩时的痛觉传导。
“药一用上,我瞬间就不痛啦!在等待宫口全开的时间里,我还轻松了睡了一觉呢!”黄女士回忆道。
当天,历经了15个小时的阵痛的黄女士在选择“无痛分娩”后,安心了睡了一个多小时,后于当天晚上6时,顺利娩出一3500克重的“国庆宝宝”。
产科不是急诊,但堪比急诊。为保障孕产妇的健康和安全,国庆期间,该院两院区的妇产科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关怀每一个孕妇,让她们安心待产和分娩。
站在迎接新生命最前沿的助产士曾杰已经习惯了节假日加班,她说“每一个新生儿安全出生就是对我假期加班工作最好的肯定”。
作为“住院老总”,吴晓莉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国庆当天她连续完成了8台剖宫产,手上都磨出了血泡。自从事产科工作以来,因为假期值班,她亲手接生了许多孩子,却独独没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但她觉得每一个新生儿的安全出生,都是对她工作付出的最好的奖励。
他们只是州中心医院众多妇产人的一个缩影。在国庆节期间,该院妇儿医院妇产科和州民族医院妇产科两支团队共迎接73个新生宝宝降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妇产人“做新生命的守护神”的诤诤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