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

当前: 首页 > 新闻 > 医院要闻 > 正文

医院要闻 科室快报 业界资讯 媒体关注 光荣榜

肿瘤“排雷兵” 在行动 ——恩施州中心医院癌症防治工作进行时

  • 2021-09-06
  • 恩施日报
  • 字体

  为建设健康湖北,湖北省出台《湖北省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年)》,拟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着力解决影响群总健康的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简称“323健康问题”)降低人群发病率、致死率和疾病负担,不断提升全省人民健康获得感,打造健康中国行动的“湖北样板”。

  为全面推进湖北省“323”健康问题攻坚行动,按照省卫健委,州委、州政府的要求,我州加快“323+”攻坚行动——癌症防治工作步伐,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肺癌,实行早筛早查、早诊断、早治疗。今年3月,在州卫健委的指导下,我州成立恩施州癌症防治中心,中心办公室挂靠州中心医院肿瘤中心成立。同时,在各县市、乡镇成立癌症防治基地,建立州、县市、乡镇三级癌症防治网络,为癌症防治及普及癌症防治知识夯实基础。

  构筑癌症防治网络 增强全民防癌意识

  根据湖北省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的“323”攻坚行动(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全州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不低于80%,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于45%。

  “根据湖北省防癌办2020年发布的年报推算,我州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2000左右人次,死亡人数达到7000人以上,其中新增肺癌病例达到2400左右例,肺癌死亡率达到70%以上。这个看似普通的数据,背后却是无数个承受至亲离逝的悲痛家庭。如果想要达到此次恩施州323+攻坚行动癌症防治的目标——2025年全州总体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不低于45%,我们必须做到源头控制:早筛早查早治。”恩施州中心医院肿瘤诊疗中心主任冉瑞智教授强调。

  我国是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世界第一的国家,全球每100个癌症患者中有21个是中国人。癌症的“两高一低”现状在我国表现十分明显: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人们重视程度低。而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干预或改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活动习惯,控制体重,减少烟酒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采取防癌体检、癌症早筛早查或者疫苗接种,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欧美国家已经开始推广和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精准预防医学的本质是个性化的防治,针对每位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筛查、预防和治疗方案。精准预防医学代表了医学发展的新模式、新方向,它将改变现有的诊断、治疗模式,为医学的发展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创新。

  为此,我州建立州、县、乡三级癌症防治网络,明确癌症防控网络分工与职责,并制订癌症防治中心管理办法,由州中心医院肿瘤诊疗中心负责全州癌证防治中心办公室工作,并建立癌症防治工作进展情况跟踪督导机制。

  在恩施州癌症防治中心的领导下,该院肿瘤诊疗中心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为契机,深入各县市癌症防治中心进行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科普宣传和癌症规范化治疗培训。并通过推进以“三减三健”为重点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科学指导民众正确认识癌症。各县市癌症防治中心在深入学习恩施州癌症防治技术方案后,制作以防癌核心知识为重要健康教育内容的宣传资料加强层层宣教,倡导健康科学生活方式。

  “从今年4月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时间,我们通过全州各个线上媒体平台进行了防癌知识的宣讲和普及活动,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冉瑞智介绍道。

  在组织的系列活动中,该院相关专家先后对肺癌、肝癌、胰腺癌、胃癌等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癌症知识进行重点讲解,惠及人群达到10万人左右。与此同时,冉瑞智带领的这支“防癌”团队还利用周末时间组织相关医疗队伍下基层,与村民面对面的讲解和交流,充分运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我州肿瘤核心知识的宣教力度,推进“323+”攻坚肿瘤防治行动。

  推进全州同质化管理  规范化诊疗惠及患者

  “目前,我们的诊疗技术达到国内一流医院的水平,更多的恩施肺癌患者都主动选择在本地治疗,而不像以往到重庆、武汉、北京、广州等外地进行治疗。”冉瑞智自信的说到,这样的底气源于对技术的自信。

  家住州城的王先生(化名)查出肺癌后,原本计划到广州治疗,经过其在广州的亲戚到南方肺癌治疗最有名的医院咨询并比对,发现国内顶级专家拿出的治疗方案与冉瑞智提供的方案一模一样,遂决定在州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目前,王先生的治疗效果良好,还节省了不少费用。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恩施部分肺癌患者常常合并有结核,州中心医院心胸外科主任黄进启所带的团队技术精湛,在进行肿瘤切除时,对处理肺部黏粘方面也具有丰富经验和娴熟手法。再加上该院肿瘤诊疗中心所制定的切除肿瘤后的治疗方案与国内一流医院的一致,“强强相加”的先进诊疗水平和优势医疗资源实现了本地肺癌患者治疗不出“州门”的愿望,既能就近得到及时、科学、规范的治疗,又为他们免去了奔波求医之苦,节省了路途花销。

  肺癌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为此,该院还成立了恩施州肺癌诊疗中心和肺癌早筛早查门诊,对肺癌和肺结节实行重点防治,实现专病专治,并建立肿瘤内科、肿瘤外科、肿瘤病理、肿瘤影像等多学科团队治疗模式,加大对肺癌的早筛早查早治和科普宣传力度。

  据介绍,该院通过搭建与县市医院网络交流平台、远程会诊等多种方式,在全州推进肺癌诊疗同质化管理,全面提升我州肺癌诊疗整体水平。

  早筛早查是关键  做好肿瘤“排雷兵”

  一些人体检时被查出患有肺结节后格外紧张,因为恶性肺结节是肺癌的早期表征之一。

  据了解,肺结节是指在肺部CT检查中发现直径小于3cm的病灶,当直径小于1cm时为小结节,直径小于0.5cm时为微结节。肺结节根据密度的不同,可分为纯磨玻璃结节、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和纯实性结节。

  那么如果鉴别与治疗呢?通过早筛早查鉴别病情并明确诊断是关键,这也是大部分肺癌早期患者得以生存和治愈的关键。

  据了解,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费人均在20万元左右,并且治疗效果不佳。但如果是通过早筛早查筛查出的早期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无需其它治疗),人均费用在2万元左右,且治愈率高达90%以上。这样既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又节约省了费用,可谓是一项利国、利民、利社会的好事。

  根据《中国县域肺癌筛查共识(2020版)》,肺癌早筛早查是指对高危人群进行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一次费用为200元整。冉瑞智所在的团队已经开展肺癌早筛早查工作1年多了,经他们筛查岀的肺结节患者,再通过该肿瘤MDT团队进行讨论和评估,最后手术切除并证实为恶性肿瘤(肺癌)的达90%以上。这不仅充分体现了该院术前诊断水平的精准和高水平,也实现了早期肺癌早诊、早治、早防的“关口前移”,对全州癌症5年生存率的提高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因此,冉瑞智也呼吁市民朋友,特别是吸烟、有肿瘤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建议及早进行癌症筛查和癌症体检。

  随着全州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的推广,州内肿瘤医疗机构单病种质控数据和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数据上报工作的推进,以及三级癌症防控网络进一步的铺开,一个以癌症的预防、治疗、康复、宣教整体协作为核心,各级医疗机构主动作为,公共卫生机构优势互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上下联动防治机制正在形成。

  “恩施州癌症防治中心--肿瘤监测登记报告组将开展全州范围内的肿瘤登记工作,并对全州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从事肿瘤登记报告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基础培训,为2022年肿瘤登记全覆盖夯实基础。”冉瑞智和他的团队们将以肿瘤“排雷兵”的坚定姿态,永远在着力推进癌症防控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道路上不懈奋斗,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