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从宣恩武陵医院传来好消息:在恩施州中心医院卒中中心的指导下,宣恩武陵医院成功开展了首例卒中患者溶栓治疗,这标志着在恩施州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已掌握治疗脑卒中的代表性技术——溶栓技术,这也意味着恩施州乃至湖北省基层卒中防治站建设成效初显。
当天21时,宣恩武陵医院接诊了一名语言不清、不能行走达2小时的76岁男性患者。考虑到脑卒中的可能,医院立即启动了卒中患者绿色通道救治程序,同时积极与恩施州中心医院卒中中心取得联系。经一系列检查,诊断结果为脑缺血,医院将检查结果报告给恩施州中心医院卒中中心,在其指导下并排除禁忌症后,立即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经治疗,患者言语清晰,肢体运动灵活,恢复良好。
据了解,这是今年5月宣恩武陵医院开展基层卒中防治站建设以来,成功进行的首例卒中患者溶栓治疗,DNT时间为35分钟。
“如果在以前,我们只能坐近90公里的车赶到州里治疗,路上要耗费1个半小时的时间,耽误治疗时间不说,还不知道路上会不会出现病情变化。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能治,太方便了!”患者家属激动的说。
脑卒中又称中风。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发生脑卒中后,黄金救治时间仅有4.5小时。对于湖北来说,布局全省脑卒中防治网络,在基层建好卒中防治站,就能提高诊断、救治水平,将救治的黄金时间抢出来。
“十四五”时期,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全州深入开展“323+”健康问题攻坚行动,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以及我州比较突出的结核病、风湿病问题。
州中心医院作为全州脑卒中防控中心办公室挂靠单位,在省州卫健委及省脑卒中防治中心办公室的领导下,自今年5月深入全州各县市,通过业务培训、专业授课等多种方式,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脑卒中防治能力和技术,旨在全面构建双向转诊、上下联动、防治结合、中西工知并重的脑卒中分级诊疗模式,打造脑卒中区域防控网络,推进预防、筛查、干预、治疗和康复全程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全州群众健康获得感。目前,脑卒中防控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