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

当前: 首页 > 新闻 > 医院要闻 > 正文

医院要闻 科室快报 业界资讯 媒体关注 光荣榜

患者心声:感恩医护

  • 2016-07-19
  • 邓德森(恩施市市府路23号7栋104)
  • 恩施州中心医院
  • 字体

  几天前,忽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原来是州中心医院打来的回访电话,问我住院期间哪些医生护士服务态度好,还有些什么问题。这不禁勾起了我早就想表达的一点意愿。

  那是今年四月,我因患面神经痉挛病住进神经内科。住院期间耳闻目睹,让我深深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工作辛苦和任劳任怨的服务精神。

  同病室共三个病人。临窗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据说已经在这里躺了两年了。他安着呼吸机,喘息声很大。每天几瓶“吊针”,在床上大小便,经常要换床单。几乎每天要喊护士,护士也总是随叫随到。他老伴一直陪护,自己开玩笑说是以病室为家,一日三餐在电炉煮点东西就打发了。晚上就在躺椅上睡,随时要起来照料。医院设施极好,提供了方便的服务。

  中间一床位住的是八十五岁的老干部,据说当过县委书记。老人不能动,神志不清,家人请了一个陪护工。陪护喂饭时,他又打又掐,还不停地骂脏话。陪护耐烦,喂饭时喊着“老书记老书记”,一勺一勺一定要把饭喂下去。医生护士看病换药他也要骂人,但他们尽心尽责做自己的工作。

  我患的是面部神经痉挛,嘴歪眉错。每天除了几瓶“吊针”和肌肉注射外,极重要的治疗是扎针灸。在面部扎七八颗针,通上电,生生地要把歪错的嘴眉“拉”正。医生扎针时总是关心地问受不受得了。将近一个月的治疗,硬是把歪了的嘴错了的嘴眉“扳正”过来。使我亲身真切地体验到祖国针灸医疗技术的神奇,体会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良好效果,感受到医护人员工作的辛劳和任劳任怨的服务精神!我住的是“神经内科”,我由衷地感叹:“神针”“真神”!

  经常在媒体上见到报道“医患矛盾”,甚至发生过激烈的冲突,我觉得真是匪夷所思。我曾怀疑过是不是媒体夸张,当然也可能真发生过个别特例。我住院很少,总之我是没见过。我想,如果多一点互相体谅,多一点换位思考,亲身体验,加深理解,被历史搅乱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会得到改善吧。

  医院回访就是一个好措施。那天的回访电话很负责很热情,一定要我指名道姓地说出要对哪位医生哪位护士最满意,这可把我难住了。我当然记得神经内科负责我治疗的是吴超医生,记得每次巧手扎针的吴丽霜和杜恩医生,还有那几位打针时总是问疼不疼的护士。但我已不记得她们的名字了。我觉得他们都很耐心很认真,即使个别扎不准血管或者显出有点烦的,我也很理解。我只能说,都好都好!

  是啊,我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光荣榜,那些事迹很辉煌,名字很闪亮。而我觉得,千千万万个没上过光荣榜的没让人记住姓名的,更是值得感谢和怀念。

  想到这里,我只能对着回访电话说:我谢谢全体医护工作者!

  (作者系曾在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2016年6月24日以电邮的方式发来这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