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

当前: 首页 > 新闻 > 医院要闻 > 正文

医院要闻 科室快报 业界资讯 媒体关注 光荣榜

龙凤医疗中心:博士院长的四张处方

  • 2015-11-03
  • 郑彩平
  • 恩施州中心医院
  • 字体


宋秀胜为患儿看诊

宋秀胜为病人进行手术

宋秀胜带队进行病人回访活动  

  2010年,武汉大学外科学博士毕业的宋秀胜谢绝了导师谢立信院士的挽留,毅然回到州中心医院,先后出任项目办、科教部主任,同时兼任眼科中心副主任。2013年10月9日,恩施州中心医院开始对来凤县中心医院实期10年的全面托管,宋秀胜出任来凤县中心医院常务副院长。1年后,由他主持全面工作。博士院长以严谨治学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问诊来凤县中心医院,开出“四张处方”对症下药,成效明显。

       处方一:优化环境,打造优雅舒适的就医氛围

  上任之初,医院老区住院环境脏乱,医护工作环境拥挤,新区建设进度不尽人意……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和思考,他开出了第一张“治院处方”。
  3个月后,老区新建了300㎡门诊输液室、9个宣传窗门诊部,开辟3个候诊区,安装了100余座候诊椅,设置了导诊台,更换了近500张标准病床……就医环境彻底改观。新区污水处理、电梯设施工程快马加鞭,中央空调安装日夜兼程,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期间,宋秀胜白天看现场、谈合同、定方案,坚持每晚打开他开通6年、访问量超过13万次的“宋秀胜大夫个人网站”后台,悉心答复患者提问,指导用药,预约门诊。除此之外,他每隔一周的双休日还回州中心医院坐诊,以免患者来回奔波。

  处方二:刮骨疗伤,用严厉制度规范工作纪律

  当时,由原来凤县人民医院和民族医院合并而成的中心医院处在磨合期,时常出现些不和谐现象。
  “要用制度管人!”他说到做到。组建工作专班,修订和完善医院系列管理制度。两个多月后,人手一册《来凤县中心医院工作手册》,手册中明晰了560项岗位职责、服务流程和规章制度,涉及临床医疗、后勤服务、医院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严苛的制度一度引发了医护人员的议论和抵制。“如果有制度而执行不力或不执行,后果会更严重。“宋秀胜在医院大会小会中反复强调。他以院纪委监察室为制度执行中心,构建起院、科两级督促网络,成立固定的行政督查组深入临床一线监督落实,每周一晨会通报督查情况。
  在严格督查实施的前一段时间,有科长以身试法,被罚款800元并降为副科长;也有职工累犯不改,三次被罚款3700元并被待岗三月只发基本工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发现违规违纪个人19例,科室16个,共21人被罚款32800元;2015年上半年发现个人违规违纪5例,共5人被罚款8500元,尚未发现科室违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院发生医患纠纷14起,比上一年度减少80%; 2015年截止目前,全院只发生3起医患纠纷,且已全部妥善解决。

  处方三:凝心聚力,以文化建设重拾员工自信

  “要让每一个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应有的自信和尊重!”基于这种思考,他着手实施 “三向”文化建设的大胆探索,即向心(将全院职工拧成一股绳)、向善(培育仁义之心追求真善美)、向上(迸发职工激情凝聚向上的力量)。
  宋秀胜每两个月组织开展一次大型乡镇义诊活动,并率领州中心医院支援来凤的医疗专家集体义诊,指导当地卫生院开展查房指导。1年下来,他们的足迹踏遍全县八8个乡镇,接待就诊群众10000人次以上,累计免费赠送药品超过10万元。此外,定期邀请省、州一线专家前来医院授课讲学、坐诊指导、开展病例会诊。同时,结合各种节日举办主题演讲、读书征文、知识竞赛、操作比武等专业练兵活动。
  2014年12月9日下午,宋秀胜来到宣恩县沙道沟镇中坝村5组田某家,耐心询问其眼病康复情况,并就住院期间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医德医风进行调查,还送上自掏腰包买来慰问品。接过慰问品,田某感动万分:“真没想到宋院长大老远地来看我!我这眼睛多亏了宋院长,是他亲自给我做的手术,让我恢复了视力。”据了解,这是宋秀胜首次跨县回访曾经的病人。他说,接下来他会将回访工作延伸到鹤峰、五峰及湖南龙山等周边县市,以缩短医患的距离,带动提高全院医生的服务意识。

  处方四:激励人才,以专科建设提升医院实力

  宋秀胜认为,专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基础,人才队伍则是专科建设的基石。激活学科带头人,着力人才培养,以重点专科建设为中心,使医院走上正规、兴旺的发展之路。
  2013年底,医院对积极申报并被纳入省级重点建设专科的针灸康复科首次奖励现金3万元,此举激发了全院20多个科室踊跃申报创建州级临床重点专科。从2014年起,每年投入30多万元用于职工进修培训。同时,医院鼓励各临床业务科室开展科研活动,并出台每年提取业务总收入的1%作为科研专项经费的规定,致力扭转医院科研力量的不足。同时,凡是本院人员主持的立项科研课题,医院均按1:1配套资金。人才机制创新,重点专科发展,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从此迈上新台阶……
  未来五年内,医院将培养引进20名在省内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100名优秀青年骨干人才,30名硕士研究生,实现省级科研项目零突破……宋秀胜又在构思下一张医院“发展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