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

当前: 首页 > 新闻 > 医院要闻 > 正文

医院要闻 科室快报 业界资讯 媒体关注 光荣榜

我院医生雷锐在汉成功捐髓

  • 2014-04-25
  • 杨炀
  • 字体

  4月24日上午9时许,恩施州中心医院医生雷锐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为浙江患者无偿捐献了413毫升造血干细胞(即捐骨髓),整个捐髓过程长达4个半小时。紧接着,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负责人章晟将雷锐捐出的干细胞放入“干细胞储运专运箱”内,搭乘当天的飞机飞往浙江杭州,挽救患者生命。
  州中心医院院长李拓、院党委书记李元红表示,医院将从各方面对雷锐予以大力支持,并号召全院干部职工以他为榜样,践行奉献精神,传递着爱心正能量,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个患病男孩的眼神让他下定捐髓决心

  雷锐今年30岁,家住宣恩县椒园镇,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2010年他进入州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工作。他是全州第4个骨髓捐献者,也是全州目前第一个医疗系统的骨髓捐献者。而他为何义无反顾要为病人捐献骨髓呢?这要从2011年说起。当时,有一名19岁的男孩来到雷锐所在的体检中心做体检,当男孩从检查结果中得知自己患有白血病时,雷锐从他眼中看到了哀伤和绝望。而男孩想要获救,就必须找到配型成功的骨髓捐献者,可是配型成功的几率很小。男孩等了大半年,始终没有等到成功配型的骨髓,最后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从那时起,雷锐就想,如果自己的骨髓某天能够和别人配型成功,他将会义无反顾地捐献出自己的骨髓。
  2010年,雷锐和同事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了志愿者。2013年8月的一天,中华骨髓库的工作人员给雷锐打来电话,告诉他浙江有一名29岁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和他的正好配型,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骨髓,雷锐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今年4月20日,雷锐坐火车从恩施来到武汉,当天晚上就在武汉同济医院打了第一针骨髓动员剂。为了能够将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更好的动员起来,雷锐在抽髓前一共打了6针骨髓动员剂;为了能够更好的动员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他每天都吃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及含钙的药物;为了能够从血液中提取质量更好的造血干细胞,他拒绝了武汉花样繁多的油腻美食。

  
与时间赛跑挽救生命

  4月23日晚上,雷锐的妻子刘小艳带着全家人的关心,特意坐火车来到武汉,在雷锐捐髓当天陪在他身边给他加油。
  昨天是雷锐捐髓的日子,他4点半就起床了。5点左右,雷锐在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负责人章晟的陪伴下来到医院注射了最后一针骨髓动员剂。稍作休息后,雷锐去吃了早餐,因为在接下来的4个多小时里,他要在床上一动不动地躺着做抽髓手术。
  早上8点半,雷锐躺在了同济医院血液科的抽髓间,主管护士在他的左右手臂各插入一根循环针头,通过分离机完成采集。根据同济医院血液科副教授黄伟介绍,这种抽髓的方式是采用血液分离的原理,从外周血中直接采集造血干细胞,其过程和普通捐献成分血过程相同。
  此时雷锐双臂上的两根循环针头,犹如两条红线,而正是这两条“红线”,将两个相隔千里、素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了一起。而此刻,远在浙江杭州的白血病患者正躺在当地医院的无菌仓里,等待着雷锐的骨髓注入挽救生命。
  本来雷锐做这个抽髓手术,是需要分两天完成,但是时间就是生命,雷锐为了尽早的让患者注入自己的骨髓,雷锐决定一天完成血液分离手术。
  当雷锐的血液分离手术进行到80分钟的时候,他单位的领导州中心医院院长李拓、院党委书记李元红先后打来电话询问他的情况。李元红在电话里表示,此时此刻,远在家乡的同事们都牵挂着他的情况和手术进展,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奉献精神,传递着爱心正能量,全院干部职工都以他为榜样。

  
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

  下午1点半左右,雷锐的血液分离手术终于结束了,一共采集了413毫升造血干细胞。章晟搭乘昨日下午3点的飞机飞往浙江杭州,将装有雷锐造血干细胞的“干细胞储运专运箱”交给患者所在医院,实施相关治疗手术。
  和干细胞一同带去的,还有雷锐赠送给患者的一本励志书,是毕淑敏的《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祝福他努力战胜病魔,早日康复,也如这书名一样,与世界温暖相拥。
  雷锐在武汉的捐髓行为引发了省市多家媒体的关注。24日上午,雷锐捐髓过程中,多家媒体对雷锐的无私行为进行了采访报道。
  在宾馆内,章晟代为转交给雷锐由中华骨髓库为其颁发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及湖北分库为雷锐授予的荣誉奖牌。
  同时章晟还呼吁,凡身体状况良好,无血液传染病,年龄在18到45岁的公民,都能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