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一位来凤县旧司乡患者因白内障而双目失明,辗转求医,后经恩施专员公署人民医院五官科医师刘瑞琫(1957年由部队转业来院)成功实施白内障摘除手术而重见光明。一时间,在本地区引起极大反响,亦有不少眼疾患者慕名前来求医。
彼时,眼科还是专医院五官科中的一个亚专业,尚未独立建科,也没有专科医师。在那个医疗技术有限、物资匮乏的年代,专科医师如凤毛麟角。而作为一名医者,最执着的念头莫过于用尽一切办法、突破一切极限,为患者解除病痛。
恩施地区首台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开展就是在这种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靠着医师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凭借个人积累的临床经验,以挑战自我的强大勇气实施并获得成功的。
回首曾经的艰难与不易,已是一甲子有余!
1955年,恩施专员公署人民医院(州中心医院前身之一)内科医士季梅青(医院眼科创始人)在赴武汉市第一医院进修眼科技术后,返院开设眼科门诊,开展一般性的眼疾诊断与治疗。
1959年,医院将眼科、牙科、耳鼻喉科几个专业的门诊整合起来,正式成立五官科,由孙昌木全面负责,开放床位20张。
此后,五官科才开始收治眼科和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医务人员为保证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医疗需求,通常在利用门诊之余一早一晚甚至是中午午休时间完成住院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查房。一忙起来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觉也顾不上睡。
也正是凭着这股为患者服务的精神,不仅泪囊吻合、抗青光眼、白内障摘除等手术一一开展起来,专业创新也大放异彩:1959年,孙昌木自行设计制作手术放大镜成功,并参加了全国技术革新成果展览(现已由单目放大镜改进为双目放大镜)。同年,刘瑞琫自制义眼成功……一时间技术革新蔚然成风。
自1960年起,大学助教、高年资医师及高校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接踵而至。六、七十年代,眼科专业也相继开展了视网膜剥离电凝、巩膜缩短等手术。

眼科中心首台TOPCON OMS-300手术显微镜

恩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受地理和历史条件限制,土家苗族山乡长期缺医少药。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医问题,党和政府经常组织巡回医疗队下乡巡诊。季梅青一边完成基层医疗工作,一边着眼专科研究。1973年,他开展对中药磁珠丸治疗白内障研究并结合手术治疗,让许多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其研究论文载入《湖北科技》。嗣后,他又陆续撰写了《白内障摘除术(文献综述)》等论文,设计绘制了“新视力表”,在全国千余家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进行学术交流。“新视力表”一直在科内沿用了许多年。季梅青也因其业务建树,而被山区群众冠以“博士”美名,被尊称为“光明使者季博士”。

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眼角膜移植手术
1974年后,眼科专业方面又相继成功开展了眼角膜移植、眶内球内异物取出、眼眶取瘤等手术,均属恩施地区医学史上的首例。而此时,全省范围内也只有省城几家大医院能开展这类新技术新业务。

上世纪90年代眼科工作人员合影

上世纪90年代的眼科显微手术
1980年代中后期,以李拓为代表的一批名牌医学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相继充实到人民医院眼科,眼科业务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90年代初,李拓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义眼台,并开展了当时国内刚刚起步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业务,享誉州内外。那时,眼科还先后开展了眼底荧光造影术、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巩膜条引流术治疗顽固性高眼压、转移性角膜移植术、骨膜移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等先进技术,均填补恩施州眼科领域界技术空白。
1993年3月,眼科独立建制,开放病床21张,李学周任主任,王德英任护士长。眼科有了3名专科医生,添置了手术显微镜、裂隙灯显微镜、眼底摄影机等设备。虽然人力资源有限,设施设备也远不如现在,但在李拓带领下的眼科团队凭着一颗为民之心,传承和发扬着老一辈医务工作者刻苦钻研和不懈探索的精神,一步一步走向新的辉煌:

2006年,眼科中心以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被授予“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成为恩施州第一个被评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科室,也是全省同级同类医院中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连续16年在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中蝉联第一的专科。
2008年,研究课题《高度近视易感基因多中心关联研究》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2013年,研究课题《眼遗传病多中心研究与诊疗技术推广普及》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2014年,研究课题《土家族高度近视家系致病基因鉴定》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4年,李拓入选湖北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
2021年,经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批,成为湖北省省级临床研究中心,也是全省首个眼遗传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多年来,这支包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专项津贴专家及博士、硕士的优秀团队,始终瞄准眼科前沿科技,精研眼底病、白内障、青光眼、眼眶及眼整形、角膜及眼表疾病、小儿眼科及斜弱视、泪道病、眼外伤、眼遗传病、眼生物医学工程、防盲治盲等十余个亚专业,已能全面开展从眼前段到眼后段的全部业务技术。慕名前来求医的省内及湘、渝、黔等武陵山毗邻地区的患者络绎不绝,年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分别高达3000和10000余人次。

白内障人群也是这支团队一直关注的重要人群之一。因为他们清楚,白内障作为全球第一的致盲性眼科疾病,手术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因他们更清楚防治白内障致盲对于山区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的重要性。因此,无论是先进的治疗仪器和设备的不断更迭升级,还是眼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升,他们始终致力于白内障患者的救助,“亮眼行动”已成为多年来该院救助以白内障为主的眼疾患者公益品牌活动,受益患者数以万计。
今年1月,恩施州中心医院决定在今年喜迎建院120周年之际,筹集专项救助资金,开展“恩施州中心医院‘百廿恩医 与爱同行·助力乡村振兴’医疗保障慈善救助”活动,白内障作为13个病种之一也纳入了救助范围。救助活动仍在持续。
悠悠一甲子,深深为民情。一辈辈眼科人初心不灭,追梦不止,深耕眼科学,以心系患者,投身于光明事业的滚滚浪潮,奉献着智慧与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