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专题

当前: 首页 > 专题 > 百廿恩医·再创辉煌 > 我心中的恩医 > 正文

历史沿革 百廿弦歌 院庆动态 光影恩医 我心中的恩医 奋进恩医

陪伴你的这三十年——献给恩医百廿

  • 2022-08-12
  • 张倩
  • 字体

  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和妈妈一起上了恩医的“疑难病例讨论本”,因为和我一起在何女士肚子里茁壮成长的,还有一个直径十几公分的卵巢囊肿。

  破壳当天,炎炎夏日,农历大暑,整个妇产科的医生济济一堂齐聚产房,观摩我这名疑难病例的诞生,以备不时之需。直到一个六斤八两的小女娃发出与窗外蝉鸣同样响亮的啼哭声,扯着大嗓门隆重登场,在场医生们才发觉自己的白大褂都湿了一大片,是因为热,也是因为紧张。

  作为一名满百天即体重二十斤的吃饭特长生,小时候关于医院的记忆只剩下了吃,爸爸常常出差,因此幼时的我常常跟着做护士的妈妈在医院吃饭,每到饭点,食堂阿姨推着擦得油光锃亮的铁皮车在病区间穿梭,饭菜的香味飘散在走廊和病房,掩盖了熟悉的来苏水味道。最好吃的就是那道汽水蒸肉,五花肉和鸡蛋充分搅拌,放在搪瓷罐子里蒸熟,油脂被高温逼出,浮在淡黄色的肉汤上,表面撒上一层细葱花,肉嫩蛋滑,满口留香。这是我们这批八零后“医二代”记忆最深刻的恩医名菜,也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后来懂事一些,审美趣味脱离了单调的吃饭,开始懂得欣赏恩医花团锦簇的院落,勤劳的恩医园丁们让流转的四季变得姹紫嫣红,春天的粉樱,夏天的白栀,秋天的金桂,每天上学途径的道路,仿佛车水马龙里的一角桃源,在花楹雨落,寒来暑往间,贪吃的小女娃渐渐长成了大人。

  因为母亲的缘故,从小接触了许多医务工作者。眼见着他们从肩上背着草长莺飞明月清风的少年,慢慢变成目光如淀秉节持重,独当一面的恩医脊梁。一个白衣天使梦在心底悄悄萌芽,蓬勃生长,我在高考志愿上专业一栏,郑重填上了“临床医学”。

  真正踏入医院肿瘤科工作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从前观察到的医生生活,太过表浅。恩施州中心医院肩负着推动恩施及武陵山区医学发展和护佑人民健康的历史使命,许多周边医院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患者,都慕名来到了这里,因此在这儿见到了许多课本里没见过的病症,也经历了没有预料到的困难。母亲从前常常对我说,病人都很不容易,一定要对他们好一点,但是当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是有限的,医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也不免怀疑自己。但前辈老师们一直鼓励我,只要秉持“仁心、仁术、仁爱”的工作理念,从心开始,由心出发,总能找到自己的价值。于是我捧着一盏心灯,跟着一群灿若星辰的人齐步向前走,并借着他们的光芒,眼见星海横流,岁月成碑。

  在繁忙的工作中,我遇见了小王医生,他的勤于钻研,上进好学打动了我,于是不久后我们这个医二代之家,又通过和亲的方式入驻了另一位恩医人。第二年我们的儿子也在恩施州中心医院出生了,小奶娃哭声之嘹亮,吃饭之积极,与他娘亲我当年不分伯仲。这奇妙的缘分让我与恩医的脉络越发紧密。

  日历像被风吹过一样翻得飞快,转眼到了2018年,我有幸跟随院领导和多个专科的老师们参加湖北省三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评审。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是衡量一个专科实力的标志,其数量的多少也是衡量一个医院实力的标志。那一年,恩施州中心医院的所有院级领导们指导我们这些参评科室一遍一遍的核对数据,模拟答辩,那一年,包括肿瘤专业在内的7个专科被评为“湖北省三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

  2019年,我再次跟随恩施州民族医院(恩施州中心医院中医部)参加中医重点专科评审,我也再次亲眼见证了恩施州民族医院的十个专科被评为湖北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

  迄今无法忘怀的有当时大家群策群力,众志成城的决心,还有属于所有恩医人面对挑战时眼里的那份底气和自信。时至今日,我院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数量达43个,涵盖61个临床医技科室,占全院临床、医技科室总数的80%以上,综合综合实力再一次得到验证,这也是近年来党委、院部围绕“武陵山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目标,大力支持重点专科建设,不断提升专科内涵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一年又一年过去,一代又一代恩医人传承着我们的历史使命。作为八零后恩医人里最普通的一份子,我在曾陪伴母亲值班的病房里,在高校任教的三尺讲台上,在发热门诊的闭环诊室里,在“323+”行动的攻坚路上,在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的主持台上,在代表恩医参赛的竞技场里,与几千名恩医战士们并肩作战,履行着“真诚、博爱、文明、创新”的院训,在先辈们开垦的沃土里,沿着他们的足迹,跬步而不休,累土而不辍。

  悠悠百年,如一副缓缓展开的逶迤长卷。月满月亏,花开花落间我们迎来了恩医的百廿生日,而我在不知不觉间已陪伴了她三十年,在栉风沐雨中感受时光荏苒,在风雨兼程中坚守博爱薪传,在时代的奔跑中继续传承“仁心、仁术、仁爱”的信仰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