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日是第16个“世界孤独症关爱日”,主题是“关爱孤独症儿童,关注与支持孤独症人士的照顾者和专业工作者”。让我们在关爱孤独症儿童的同时,聚焦这些照顾他人的人们——特别是家长、特教老师、各类康复师。关注与支持他们,就是对孤独症人士的关爱!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而在我国,目前孤独症儿童多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1.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开始肯定的担心与寻求帮助是在2岁左右;
2.90%的儿童在24个月以内表现异常,50-60%在12个月以内表现异常;
3.从出现症状到引起父母担心的时间间隙达1年,从父母开始担心到被转诊评估的时间间隙至少1年以上。
始于2岁以内的孤独症儿童,早期开展高强度科学行为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预后。所以,针对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康复尤为重要。
特别是一些孤独症的高危特征性表现,如果家中宝宝有以下一点或几点情况符合,请及时到专业机构就诊。
6月龄后:逗弄时并不表现快乐,眼睛很少注视人;
10月龄:听力正常,但对叫自己名字没反应;
12月龄:对于任何言语指令没有反应,没有咿呀学语,没有手势语言。不能进行目光跟随。对于动作模仿不感兴趣;
16月龄:不说任何词汇,对语言反应少,不理睬别人说话;
18月龄:不能用手指指物或用眼睛追随他人手指指向,没有展示与给予的行为;
24月龄:没有自发的双词短语;
任何年龄:出现语言功能倒退或社交技能倒退。
另外,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经常向各位家长提到“五不”表现:
第一,不看或者少看。这种孩子目光接触异常,早期视觉注视缺乏或者减少;
第二,不应或者少应。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好像没听到一样,叫名字不敏感,这也是通常使家长觉得早期发现好像感觉孩子不正常的表现;
第三,不指或者少指。是指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需要,不会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这些等等;
第四,不语或者少语。多数孩子存在语言出现延迟没有主动语言或者主动语言非常少;
第五,不当。是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和相关的感知觉异常。
感谢有你,感谢所有关注与支持孤独症人士的照顾者和专业工作者!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为“星星的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专科简介
恩施州中心医院儿童神经呼吸康复科系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主攻儿童神经、康复及呼吸专业。针对儿童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儿童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以及运动、智力、语言发育迟缓、孤独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相关疾病。常年开设有儿童咳喘门诊、儿童癫痫专科门诊。
科室除常规治疗外,还开展有儿童肺功能、过敏源检测、局麻下支气管镜检查术,可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及持续脑功能监测。同时儿童康复中心是湖北省残联“0-10岁脑瘫、智障救治项目”定点机构,现有运动、针炙、推拿、语言、认知、手功能、感觉统合、心理评估及训练等课程。
就诊地址:恩施市金龙大道中段恩施州中心医院妇儿医院门诊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