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

当前: 首页 > 新闻 > 医院要闻 > 正文

医院要闻 科室快报 业界资讯 媒体关注 光荣榜

【二十四节气养生】暑去凉来秋在望 润燥安神倍养生

  • 2023-08-09
  • 梁欢
  • 字体

不觉初秋夜渐长,

清风习习重凄凉。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

“立”,是开始之意;

“秋”,意为禾谷成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立秋,七月节……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的到来,意味着暑去凉来、秋天将至,此时阳气渐收,万物内敛。

立秋时节是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气候由热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但伏天还没过去,所以常常是“秋已立,暑难消”,此时人体内积蓄的夏季湿热还未完全散去,容易导致气阴两虚;且立秋之后早晚寒气渐盛,体质虚弱的人容易寒气侵体,也易引发腹胀、腹泻、头昏、乏力、胸闷、气短、风湿骨痛等多种疾病。

中医强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养生以“收”为要。

对此,恩施州第三届中医名师、湖北省第十批知名中医工作室主持人、针灸推拿科主任医师黄金忠为大家提供秋季养生四字口诀

润肺滋阴,少辛增酸;

清心安神,排毒养肝;

适当进补,健脾除湿;

早睡早起,敛阳保温;

适量运动,按穴养生。

润肺滋阴

少辛增酸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立秋之后,燥气当令,燥邪伤肺,肺气虚则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咽干舌燥、声音嘶哑、鼻塞咽痛、大便干结等不适症状。一般来说,可多食莲藕、百合、杏仁、荸荠、蜂蜜、甘蔗、藕、土豆、萝卜、山药、扁豆、枸杞、银耳、木耳、猪肉、鸭肉、柚子等润燥养阴之品,防燥养肺,清热生津。

秋季养生宜“收”不宜“散”。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润肺滋阴、收敛肺气应少辛增酸,即少吃葱、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例如橘子、柠檬、杨梅、石榴、苹果等

清心安神

排毒养肝

立秋之后,肝气在秋天受到抑制,而肝又主情志,疏泄气血,这时候人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气血失调的现象,具体表现有忧郁、心慌心悸、失眠、内分泌紊乱等。

秋季养肝,多吃小白菜、胡萝卜、海带、莲子、黄瓜等,可以帮助肝气的运转,增强肝脏解毒排毒功能。同时要注意清心寡欲,安神静心,淡泊名利,收敛神气,多晒太阳,适量运动,以减少抑郁情绪,减轻肝脏排毒负担,如此就能自然而然避免不良症状的发生了。

适当进补

健脾除湿

夏天气候炎热,以致食欲匮乏,立秋过后,气温有所下降,胃口大开,便会多食肉类增添营养,俗称“贴秋膘”。但立秋之时天气并未完全转凉,暑气尚健,太多的高蛋白食物并不容易消化,反增脾胃负担。因此,立秋时节切忌盲目进补,可询问医生,明辨自身体质,有的放矢地进行调补。

此外,立秋后天气仍热,雨水多发,人体仍然会受到湿气困扰。此时如果不注意祛除夏天残留之湿,致使脾伤于湿,人就可能出现饮食不化、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体弱倦怠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因此,立秋后贪凉须有节制,切忌猛吹空调、过吃冷饮。平时可多灸大椎、关元、神阙、足三里等穴位,不但有助于调理脾胃祛除湿邪,也有利于阳气提升,减少秋燥的症状

早睡早起

敛阳保温

《管子》云:“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立秋后,万物阳气收敛,阴气渐长。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立秋养生,应以养收为原则,保养阳气。与夏季“夜卧早起”不同,立秋过后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可顺应阳气进行收敛,早起则使肺气得以舒展,一敛一舒更有利于人体平衡。一般来说,早晨5~6点起床、晚上9~10点入睡最为合适。

立秋早晚温差大,但人体阳气仍处于顶峰状态,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注意早晚增减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敛阳保温,以免受凉、伤风感冒。

适量运动

按穴养生

秋季天气逐渐凉爽,适量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达到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即可,切忌过劳,以防“湿邪”入体、风寒感冒。

立秋养生,还可按压穴位,以下三穴有助于秋季祛燥养心、健脾养胃:


祛燥——按迎香】: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祛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按揉时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养心——按极泉】: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该穴对治疗心痛、胸闷、咽干烦渴有效。弹按时力度应柔和,动作应连贯。每次弹按的量应因人而异,一般弹按10次左右。

【健胃——按四缝】:四缝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属穴。取穴位置在第2-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点。最好用大拇指掐按、一般按10-20次效果显著。

养生食谱

二十四节气养生

立秋

1.【养心安神——甘麦大枣茶】

材料:

甘草10克、浮小麦30克、大枣10枚。

做法:

将甘草、浮小麦研成粗末,红枣去核,一同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10分钟左右,代茶饮(大枣可嚼食)。也可将三味食材加水煎煮后,取汤液300毫升,一日内分2~3次服完。

功效:

养阴除烦、宁心安神。

2.【养阴润燥——乌梅生姜茶】

材料:

乌梅1个(去核)、生姜1~2片、红糖适量。

做法:

将乌梅去核,乌梅肉洗净切碎,生姜洗净切丝,同红糖一起放入保温杯中,沸水冲泡半小时即可。

功效:

养阴生津、暖胃健脾。

3.【天冬萝卜汤】

材料:

萝卜30克,火腿100克,天冬15克,食盐、葱花等适量。

做法:

将天冬洗净,加水熬1小时取汁待用;火腿切薄片;萝卜切成丝。锅内放1000毫升水,先将火腿片下锅,煮开后将萝卜丝放入,并将煮好的天冬汁加入,盖上锅盖,煮开后,加盐调味,再略煮片刻,放葱花等调味即可。

功效:

止咳祛痰,消食轻身。

4.【枇杷莲藕百合羹】

材料:

枇杷、莲藕、百合各30克,白砂糖、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

百合洗净;枇杷洗净,去皮、核;莲藕洗净,去皮、切片。在锅里放入百合、枇杷肉,莲藕片,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炖煮,待百合、枇杷肉、莲藕软烂成泥时,加入白砂糖和水淀粉搅匀,煮沸即可。每日早、晚食用。

功效:

滋阴润肺、清热止咳。

(其他食谱参考如下)

1.【龙眼煨猪肉】

材料:

莲子50克,龙眼肉20克,猪瘦肉250克,食盐3克、料酒15克、味精1克,适量葱、姜

做法:

先将莲子去心,用清水把莲子、龙眼洗净;猪瘦肉切成长3厘米、厚1.5厘米的块。然后将莲子、龙眼、猪肉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再加入食盐3克、料酒15克、味精1克和适量葱、姜,用武火烧沸,改用文炖至肉熟烂即可。

功效:

养心润肺,安神抗衰。

2. 【莲子银耳炖雪梨】

材料:

红枣50克,莲子10克,枸杞5克,雪梨150克,银耳10克

做法:

先将银耳用凉水泡开,清洗干净。雪梨削皮、去核、切块。红枣、枸杞泡水,接着炖锅加水,入莲子烧开,然后放入雪梨、红枣、银耳、枸杞,转小火慢熬约1小时,最后倒入冰糖和枸杞再煮1至2分钟即可。

功效:

滋阴润燥。

3.【银耳汆鸡片】

材料:

银耳30克,生鸡脯肉120克,鸡蛋2个,鸡汤1000克,精盐6克,料酒15克,味精、水淀粉、胡椒粉适量

做法:

先将银耳泡发,然后摘去杂质,洗净,分成小块,然后将鸡脯肉剔去筋洗净,切成柳叶形薄片,放入凉水内泡一下捞出,用鸡蛋清拌匀,再把鸡片在沸水中汆一下(逐片下锅),最后烧开鸡汤,加入调料,调好味,银耳、鸡片用热汤先烫一下,捞入汤碗内,将水淀粉勾成稀流芡后注入汤碗内即成。

功效:

滋阴润燥。

4. 【银耳红枣莲子羹】

材料:

银耳10克,莲子6克,红枣10枚,冰糖适量

做法:

先把银耳、莲子加水适量,煮沸,然后再加红枣文火煨至汤汁稍黏,最后加冰糖适量,冷后即可。睡前服用。

功效:

滋阴生津,提神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