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与藿香正气口服液不一定很配哟!
虽然炎炎夏日已与我们挥手告别,但“秋老虎”的盘踞让气温居高不下。在高温环境下,当出现中暑症状时,很多人都习惯来一支藿香正气口服液。这种做法往往使大众形成“藿香正气口服液就是中暑的‘克星’”的认知。
恩施州中心医院西医部药剂科药师提醒,中暑与藿香正气口服液不一定很配哟!尤其是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导致的中暑,并不适宜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这种错误用药还可能适得其反,加重中暑的症状。且听该院西医部药剂科药师怎么说: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中医理论关于“中暑”的定义。
中医中暑分阴阳
01
阳暑证
“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在仲景即谓之中暍。凡以盛暑烈日之时,或于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毒伤阴,而病为头痛,烦躁,肌体大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此以暑月受热,故名阳暑。”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夏天气温高,长时间在户外长途奔走、劳作等,暑热邪气侵袭人体,出现头晕、出汗、发热、口渴、喘气、乏力等中暑症状时,即为“阳暑”。
02
阴暑证
“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凡人之畏暑贪凉,不避寒气,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阴,或以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痛等证。”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夏天气温高,人体正气不足,选用了错误的解暑方式,比如长时间不合理的使用空调,吃大量冷饮(冰西瓜、冰奶茶、冰啤酒),冲冷水澡等,会导致阴寒邪气侵袭人体,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泄等症状等中暑症状时,即为“阴署”。
中医中暑简单分类如图
中医“中暑”与西医“中暑”的
对应关系可大致理解为:
中医阳暑证=西医中暑(热射病)
——因夏天高温
中医阴暑证=西医胃肠型感冒
——因夏天高温过度贪凉
而从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处方可以看出,该方主要在稳固中焦,借助芳香之品抵御阴寒湿气。《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一部【功能与主治】中介绍,藿香正气口服液应主要适用于阴暑证。
在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的人群,如在户外执勤的交警、环卫工人等,汗流浃背,饱受暑热侵袭,是属于阳暑症。因此,高温环境下导致的中暑是不适合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的。
那么一般情况下阳暑证、阴暑证应该怎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与方剂呢?见下图:
分清病症 对症用药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中暑都与藿香正气口服液相配哟!分清病症,对症用药,方为药到病除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