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就读本科时他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年仅36岁已发表SCI论文18篇,科研成果超过大多数同龄人;勤奋好学、不忘初心,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深造期间,快速掌握世界领先的基因研究技术,深受导师青睐并被寄予厚望的他,对斯德哥尔摩美丽的风景没有丝毫留恋,一心只想把所学带回祖国;他瞄准硒与人体健康研究方向开展科研攻关,首次揭秘恩施碎米荠硒富集和硒耐受的分子机制,首次在全州实现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夯实了又一块科研基石……
他牢记医学科技工作者使命,一步一个脚印,不懈奋斗,将科技力量化为照亮生命的光。
他,就是恩施州建州40周年·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恩施州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副主任,恩施州中心医院科教部副主任、腹部肿瘤科副主任黄楚鹰。
潜心研究 坚守初心强本领
2015年9月,州中心医院组建恩施州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2016年9月,经湖北省编办批准,恩施州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更名为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是恩施州首个以研究硒与人体健康理论与临床应用为主要方向,特别是研究硒与人类抵御疾病、防止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关系的省级研究院。
一直以来,州中心医院以建设“双一流”研究型医院为目标,在硒研究方面聚焦硒与人体健康“靶心”。怀揣科研梦的黄楚鹰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断汲取知识养分,一头扎进医学及硒与人体健康领域,潜心研究、施展才华、书写不凡。
2014年,黄楚鹰参加完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举办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回到州中心医院就职。他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时刻检视自己的不足,无论临床工作多忙,都坚持“充电”学习,经常利用节假日查阅科技文献,虚心向相关领域专家请教、学习。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黄楚鹰逐渐关注硒相关研究。在对恩施碎米荠有深入了解后,他将硒研究的突破点放在了这种植物上,开始大量研读与此相关的文献。
2017年,在硒元素发现200周年之际,“第十一届硒与生物学和医学国际研讨会”在瑞典举行。恩施州代表团参会,并与卡罗林斯卡学院Elias教授共同制订了人才培养计划。2018年,Elias教授率研究团队到州中心医院考察,并对拟选派人员进行面试。黄楚鹰以优异表现入选,作为访问学者跟随Elias教授深造。
“卡罗林斯卡学院是全球学者向往的神圣殿堂,我要用努力把这份幸运留住,为家乡的医学事业和人民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正是这份坚定,黄楚鹰在卡罗林斯卡学院研修期间,用最短时间克服语言障碍,同时开展3个项目的研究攻关,并在一年时间内学会了世界领先的基因敲除技术,在铁死亡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黄楚鹰在研修期间积累了大量实验成果,对提高州中心医院在此领域的科研水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
“高光时刻” 科研成果频出
2021年8月10日,黄楚鹰及科研团队迎来“高光时刻”——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在国际细胞生物学权威期刊《Cell Discovery》(影响因子38)上发表了题为《恩施碎米荠高质量基因组揭示其超级聚硒和硒耐受的机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通过构建恩施碎米荠的高质量参考基因,并结合多组学分析阐述其硒富集和硒耐受的分子机制。这项重大研究成果,对恩施碎米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恩施州硒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面对取得的成就,他总是很谦逊:“这都得益于院党委、院部的支持,以及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这个科研平台。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这些科研成果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2019年学成回国以来,黄楚鹰全身心投入到硒与人体健康领域的研究。主持实验室设计,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不断加快和完善实验室建设。如今,在院部支持下,坐落在金龙院区的新实验室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拥有分子生物学平台、硒检测平台、病理平台、生物样本库以及武陵山区唯一的SPF级试验动物中心,成为州中心医院与湖北民族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共同组建的“硒资源研究与生物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作为科研团队带头人,黄楚鹰特别注重提升科研能力及成果转化能力,积极推动建立实验室PI制度,引进优秀博士团队入驻,定期考核,不断提升科研核心实力。
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实验室副主任邹毅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他对黄楚鹰十分了解,常常以黄楚鹰为榜样激励年轻一辈。“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实验室工作,有时一做实验就到凌晨一两点。”邹毅说,黄楚鹰身上有股韧劲,能取得现在的成绩,与他坚守初心、醉心科研、好学奋进密不可分。
3
成果转化 促进恩施硒产业发展
6月14日,州中心医院与恩施极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成果转化及战略合作协议。黄楚鹰科研团队的发明专利“硒蛹虫草水提物的应用”即将由科研成果变为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了州中心医院科研成果转化“零”的突破。这也是我州首次在硒与人体健康领域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将为后续科研成果转化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按照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硒与人体健康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申报成立湖北省工程实验中心,促进我州硒产业从低附加值的富硒食品向高附加值的保健食品、药品转化,助推我州硒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该项科研成果曾被深圳一家公司看中,黄楚鹰最终选择以低数倍的价格转让给恩施本土公司,旨在响应州委、州政府号召,将研究成果留在恩施,带动恩施州相关产业发展。
黄楚鹰先后主持国家级、省级、州级科研项目5项,参编国家级教材《智能医学》,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SCI论文18篇(最高影响因子38分)。
聚焦硒与人体健康相关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与国际、国内顶级科研院校展开合作,筹划建设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不断加强产学研结合,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黄楚鹰说:“我想让我的科研成果惠及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