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

当前: 首页 > 新闻 > 医院要闻 > 正文

医院要闻 科室快报 业界资讯 媒体关注 光荣榜

仁心铸魂 科技赋能||州中心医院以创新引擎驱动武陵山区医疗高质量发展

  • 2025-08-25
  • 字体

恩施州中心医院,这座守护鄂湘渝三省毗邻区域数百万群众健康的百年老院,正以锐意创新的雄心与卓有成效的实践,在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破浪前行。今日,我们聚焦于此,探寻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级与学术影响力的精彩篇章。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辐射全域提升基层效能

“我将尽己所能,与全州医师一道,聚焦群众需求,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学科建设升级以及服务质量优化,让武陵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3月15日,作为恩施州医师协会首届会长,州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洪波在协会成立大会上郑重承诺。

直面山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痛点,该院深谙“独行快,众行远”之理,深化公益性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通过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均衡布局及长效下沉,构建起辐射广泛、高效协同的医疗创新服务网络。

医院牵头成立涵盖51个州级专业学会及质控中心,精心编织了一张贯通州、县、乡的三级质控网络。这一全领域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成为全州医疗服务的 “标准引擎” 和 “监测雷达”,有力推动医疗服务规范化、同质化,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群众。

该院眼科和急诊医学已步入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队”,内科心血管病中心、泌尿外科、康复医学中心等51个专科(涵盖71个科室)蝉联临床重点专科“省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儿科、骨科、肿瘤及传染病科等6大委州(省卫健委、州人民政府)共建的首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成长迅速。该院以这两大层级专科集群为引领,牵头制定了科学规范的州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标准,更将“胸痛中心”“房颤中心” 等五大国家级质控体系及三大省级质控体系的先进经验融会贯通,构建起涵盖专科规模、技术能力、科研创新的多维评价体系。

此举不仅推动优势学科技术成功下沉基层,更形成了“以评促建、以建提质”的良性循环,全面提升了武陵山区专科建设整体水平。

牵头组建“武陵山医疗集团”并发展壮大是另一项标志性成就。截至2024年底,集团以州中心医院为龙头,已拥有102家成员单位,网络延伸至湖南龙山、重庆巫山、奉节、酉阳等地。

医院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近三年派驻基层医务人员67人次,通过传帮带教,培育带不走的医疗队。同时,依托综合远程会诊、远程心电、影像、病理等现代化信息平台,与6家县级医院、近30家乡镇卫生院、150余所村卫生室实现无缝业务对接,“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分级诊疗日见成效,极大地缓解了山区群众的就医难题,成为推动区域医疗均衡发展的中坚力量。

筑牢科研创新平台,激发内涵发展强劲动能

近日,“西兰卡普织就纳米传奇”成为世界硒研究领域的一段佳话。

该院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黄楚鹰博士科研团队主持的又一项突破性研究——“关于硒纳米颗粒(SeNPs)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被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收录并荣登封面:西兰卡普标志性的纹样与硒纳米颗粒(SeNPs)的电镜图像重叠共生——蓝紫色的碳氮元素如同织锦底色,橙黄色的硒原子恰似嵌入的金丝,在拉曼光谱峰上,奏响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乐章。

这一成果再次将前沿技术与恩施硒文化的智慧结晶推向了世界舞台,是该院坚持“人才兴院、科技兴院”战略,不断打造科研创新矩阵,为临床发展注入活水的又一力证。

今年7月,中央电视台互联网国际频道、意大利国家电视台新闻频道先后以安东尼奥.卡尔德雷利医院与中国开展医学交流合作取得成功为主题,对正在该国研修访学的州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医生郑府进行报道。进一步印证了恩施地区医疗事业发展和医疗人才培养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化战略的扎实落地。

经历多年发展,该院已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育激励体系,先后出台12项创新机制与激励政策,并在“胡萝卜”人才、“南丁格尔”人才、青年人才成长工程、出国研修、职工考研等“人力激励工程”推动下,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研发队伍茁壮成长。

全院在岗职工3000余人,研发人员近270人,占比在恩施州医疗行业高居榜首,在湖北省同类医院中位居前列。这支由40余名博士、130名硕士、90余名本科为主力,以200余名高职称、高学历专家为引领,覆盖内、外、医技、护理、基础各专业的精锐团队,还在不断扩容成长,成为该院持续创新的最宝贵财富。

一流平台方能凝聚一流人才。作为该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位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周长宇博士刚刚荣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科研资助。来院工作不到一年的他深有体会:“这里有最好的平台,还有最好的团队,能给我提供很多支持和帮助,我能安心且专心干事业”。

如今,该院倾力构建9大创新平台。其中,国家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系国家级平台;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硒资源研究与生物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院内中药制剂与新药转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眼遗传病临床研究中心属省级平台;民族医药研发中心、转化医学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亦实力雄厚。这些平台层次清晰、功能互补,覆盖了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创新链。

厚植的创新沃土,必然结出丰硕的科研之果

截止目前,该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项、地区科学基金12项,参与国家973重大研发项目1项及其他国自然项目2项,拥有专利162项。科研课题《功能性富硒资源创新研究及产业应用》,荣获2024年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也是恩施州在硒研究领域荣获的第二个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发明专利“硒蛹虫草水提物的应用”,不仅是医院的首例专利成果转化,更是恩施州在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破冰之举。

急诊中心、神经内科、院前急救科等科室,深度参与编撰了8部涵盖创伤失血性休克、颈椎损伤、脑卒中等领域的临床专家共识,临床实践和研究能力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可。

民族医药研发持续发力,构建了集临床诊疗、煎药、膏方、临方制剂、院内制剂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并在院士级专家引领下,推动复方通痹颗粒、头痛宁胶囊等4个院内制剂向新药转化,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良好生态。

这些“唯一”和“前列”,彰显了其在特色科研领域的优势与引领地位。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领区域医疗技术革新

所有的科研积淀与人才培养,都将成为攻克疾病的利器,创新的最终落脚点。

2024年,该院开展新业务新技术221项,近三年累计超500项,多项技术实现从“0到1”的颠覆性突破,引领区域医疗进入“精准、微创、智能”的新纪元。

技术革命每天都在上演,一系列高难度核心技术填补区域空白——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自2022年以来,已成功实施手术200余例,从泌尿外科拓展到结直肠肛门外科、肝胆胰脾外科、妇科、小儿外科等多个专科,开启武陵山精准手术时代。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武陵山区首家开展试管婴儿技术的医院,临床妊娠率超50.13%,为无数家庭圆了梦想。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在ECMO支持下攻克极复杂病例,实现了瓣膜介入治疗技术自主与设备国产化应用,让高龄高危心脏重症患者重获新生。标志着该院成为国内少数能够开展此类尖端技术的医疗机构之一。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下外周肺结节活检术:

犹如给肺部长出“GPS”,实现毫米级肺结节精准活检,大幅提升肺癌早期诊断率,填补肺癌早期诊断空白。

脊柱内镜下胸椎黄韧带骨化切除术:

突破解剖禁区,以1.5厘米的微小切口精准清除病灶,无需开胸即可完成上胸椎病变治疗,避免传统开胸手术的创伤,颠覆传统开放式手术理念,为脊柱微创技术开辟新路径。

主动脉夹层A型全麻深低温体外循环下人工血管置换术:

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人工血管置换,该技术是心脏大血管手术的核心共性支撑技术,彰显医院在心脏疾病领域顶尖的救命能力和区域危重症救治中心地位。

2024年,州中心医院四级手术占比达19.1%,超出国家三级医院四级手术占比均值,这一数据不仅是该院处理疑难杂症硬核实力的力证,也是他们将“人民”始终置于价值序列首位的信念使然。

一代代“恩医人”正以他们的智慧和汗水雄辩地证明:在祖国中西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同样能够孕育出引领时代、媲美顶尖的医疗创新成果,守护生命之光!

这铿锵的回响,不仅是医者的使命与荣光,更是生命与生命之间最崇高的契约——生命至上,人民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