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

当前: 首页 > 新闻 > 医院要闻 > 正文

医院要闻 科室快报 业界资讯 媒体关注 光荣榜

硒都医工聚智 质控赋能基层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恩施编委会成立 暨湖北省医疗器械质控基层行培训(恩施站)活动圆满落幕

  • 2025-09-05
  • 谢红艳
  • 字体



为推动区域医疗器械质量控制标准化建设,强化医工学科协同创新,助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8 月 15 日至 16 日,《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编辑委员会(恩施)成立大会暨湖北省医疗器械质控基层行培训班第二期(恩施站)在恩施举办。活动以“质控筑基,创新赋能” 为核心导向,汇聚省内外医学工程领域专家学者、医疗机构及行业代表,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学术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为恩施州医疗器械质控与医工学科发展搭建起高水平交流平台。

8 月 15 日下午,开幕式在恩施州中心医院金龙院区妇儿门诊四楼报告厅拉开帷幕。全国医学工程领域领头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庆医院院长张强,恩施州中心医院副院长宋秀胜,恩施州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财务与信息科科长谌刚等出席开幕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医学工程处处长支新主持开幕式。

张强通过线上视频致辞。他指出,医疗器械质控是保障医疗安全、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其质控能力建设尤为重要。他充分肯定了恩施州在医疗设备管理与质控工作中取得的初步成效,期待本次活动能成为区域质控经验共享、技术互通的纽带,推动湖北省医疗器械质控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发展。

宋秀胜致欢迎词。他详细介绍了州中心医院在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并表示医院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先进单位的合作,持续完善医疗器械质控体系,为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技术支撑。

谌刚结合恩施州医疗健康事业发展实际,就推进恩施州医学工程学科建设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要求要以本次培训为抓手,补齐基层医疗机构质控能力短板;要依托新成立的编委会平台,加强学术研究与成果转化,推动质控技术创新,共同提升恩施州医疗器械质控整体水平。

8 月 16 日上午,《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恩施)编委会成立仪式成为活动焦点。杂志社行业发展部主任郭丽丽、中检院医疗器械标准管理研究所原所长余新华、恩施州中心医院副院长宋秀胜、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设备处处长杨东明等领导及省内专家出席。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总会计师胡雄主持开幕式。

余新华首先宣读编委会成立批复函,明确了编委会的组织架构与职责定位。随后,余新华与宋秀胜、杨东明共同为编委会揭牌,标志着《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在恩施地区的学术交流与行业服务平台正式落地。

仪式现场还举行了编委聘书颁发环节,来自恩施州各级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的30 余名医学工程领域骨干获聘编委。新当选的编委会主任、恩施州中心医院医学工程部主任覃雯在《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编委会(恩施)工作计划汇报中表示,编委会将聚焦恩施州医工学科发展需求,围绕 “学术交流、技术推广、人才培养” 三大核心任务,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案例分享与技能培训活动,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助力区域医工人才队伍建设与学科创新发展。

本次活动的学术讲座与培训环节,聚焦医疗器械质控实践、医工融合创新等核心议题,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带来多场高质量分享,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性。

在8 月 15 日的质控专题培训中,恩施州中心医院医学工程部主任覃雯、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医学装备部主任万秋英分别主持了学术环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设备处处长杨东明以《全面落实质控各项检查的实践与思考》为题,结合医院实际案例,详解了医疗器械日常质控检查的流程规范、风险点排查及整改措施,为基层机构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材科科长韩宝江围绕《基于物联网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实践管理》介绍了医院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从采购、使用、维护到报废的全程数字化管控,有效提升设备使用效率与安全保障水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医学工程科副科长胡少科的《医用耗材采购质量与使用质量控制实践》则是聚焦医用耗材从采购到实际使用全流程,围绕如何通过实践手段把控其质量展开分析。恩施州中心医院医学工程部主任覃雯则通过《恩施州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汇报》介绍了恩施州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中心对自身过往工作内容、成果、可能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梳理总结。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设备处主任彭志涛带来的《查势而求变,新医疗生态下的医用耗材管理思考》则立足新医疗生态的发展趋势,探讨医用耗材管理需如何顺应形势调整策略,以实现优化升级。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工程师杨宇辉的《闭环管理视角下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以闭环管理理念为切入点,研究如何搭建一套完整、可循环优化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

8 月 16 日的学术环节同样亮点纷呈。荆州市中心医院医学装备科科长袁丹江,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谢勤岚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刘胜林分别主持了学术环节。在学术环节中,余新华所长分享《医疗器械标准的作用和智慧医疗团体标准制定》从行业标准视角出发,解读了医疗器械标准的制定逻辑与智慧医疗团体标准的实践价值,为基层机构标准化建设提供方向指引;苏北人民医院开发区分院党总支书记仲辉分享了《地市级三级医院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实践》,强调 “精细化管理 + 信息化支撑” 的重要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冯庆敏博士则以《医工融合创新科研选题与实践》为题,聚焦医工融合创新,通过具体科研案例,讲解了医学工程师如何结合临床需求挖掘科研选题、设计研究方案,为基层医工人员科研能力提升提供实用指导。

在对话讨论环节,专家们围绕“医工职称晋升、政策解析、学术进阶与创新能力实践” 等基层医工人员关心的话题展开深入交流,现场解答参会者在职业发展、科研创新中遇到的困惑,氛围热烈而务实。

此次《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恩施编委会成立大会暨湖北省医疗器械质控基层行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恩施州搭建了链接省内外优质资源的桥梁,更将为湖北省医疗器械质控工作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健康湖北、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恩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