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晚,谭阿姨揉了揉酸胀的脖颈,走进恩施州城和润城AB连廊下灯火通明的夜市。她原本只是晚饭后散步,却被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夜市”吸引。50多岁的她,常年受颈椎不适困扰。这一晚,她第一次体验了中医火龙罐疗法。治疗后,她舒展眉头,笑着说:“舒服多了,下次我要去医院再做几个疗程。”
这是发生在恩施州中心医院主办的第四期“中医药文化夜市”(白露专场)中的一幕。白露时节,秋意渐浓,一场融合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夜市氛围的健康嘉年华,在这座小城的夜晚悄然升温。
晚上六点半,华灯初上,和润城连廊下陆续摆出义诊台、茶饮摊、药膳铺和手工体验区。来自恩施州中心医院航空院区妇产科、脾胃病科、肺病·糖尿病科、脑病科、感染科、外三科、康复医学中心和名医堂等多个省级重点专科的专家们,穿上白大褂,坐在夜市摊位前,为市民提供免费脉诊、咨询和调理建议。
“我们把中医药服务延伸到了‘下班之后’。”恩施州中心医院民族医药研发中心主任漆立军负责组织此次中医药文化夜市白露专场,“夜市的形式降低大众接触中医的门槛,尤其是在秋天这样一个需要注重润燥养生的季节。”
不仅是中老年人,不少年轻人也慕名而来。当晚,湖北恩施学院的医学生小阮和同学一起前来打卡。她在体质辨识摊位前驻足良久,“我以后也想从事中医相关的工作,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传统文化。”
20多岁的向女士在逛商场时偶然走进夜市,看到其中设有“名医堂”摊位,便上前咨询了名医堂名誉副主任谢远见关于胆红素偏高的问题。“医生建议我注意作息、控制肉类摄入,让我安心很多。”
73岁的刘奶奶则一口气看了好几个摊位的医生。“头晕的老毛病问了三个大夫,他们态度都特别好,一次性看多个专科,还不用挂号,太方便了。”
现场除了传统的问诊和药膳品鉴,还设置了养生茶饮试饮、手工药锤制作、膏方定制、集章打卡等互动环节。媒体工作者陈女士带着孩子前来体验,“孩子脾虚,不爱吃饭,医生推荐了一款膏方,我打算试一试。”
生活博主李女士则一边逛一边举着相机拍摄vlog。“我想把这样有意思的中医夜市分享给更多网友,养生也可以很时尚、很接地气。”
“清热润燥,安享秋韵”——本次夜市以白露节气为主题,推出百合银耳汤、乌梅解暑茶、杞菊明目茶等药膳和应季饮品,免费供市民品尝。现场还可体验体质辨识、膏方开具、养生锤制作等项目,完成集章任务更能兑换精美礼品。
“这不仅是一场夜市,更是一次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与唤醒,”漆立军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轻松、亲切的方式,让中医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秋夜微凉,中医正暖。晚上九点半,夜市渐渐散去,但很多人仍留在摊位前继续咨询。谭阿姨拿着医生开的小药方,慢慢走向出口。她说,这是一个没想到的夜晚,一场散步,竟成了一次温暖的健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