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专项行动的号召,深入贯彻恩施州“323+”攻坚行动,在2025年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恩施州中心医院围绕“Don‘tMissaBeat律动不息”主题,组织开展了系列健康公益活动,旨在提升全民心脏健康意识,推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与规范管理。
9月28日,恩施州中心医院联合宣恩县珠山镇工农街社区,成功举办了“世界心脏日”主题义诊活动。内科心血管病中心联合康复医学中心、乳腺外科、疼痛科、肺病·糖尿病科、儿童保健·康复·精神心理等多科室,组成医疗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专业的疾病咨询、健康指导,并免费进行了血压、血糖测量。根据现场评估情况,还为有需要的居民免费发放了部分常用口服药品,将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暖心的健康关怀送到群众身边。
同期,为扩大健康知识普及覆盖面,9月29日,我院内科心血管病中心医师陈鑫受邀做客恩施综合广播FM99电台。节目中,陈鑫医师从专业角度,向广大听众普及了心脏疾病的危险信号、科学预防的重要性,并详细解读了“突发胸痛牢记两个120”等关键急救知识,通过电波与听众互动,有效提升了公众的健康素养。
恩施州中心医院将持续担当心血管防治战线上的中坚力量,为促进中国心血管事件“拐点”早日到来,保障恩施州各族人民的“心”健康贡献力量。
【心脏健康核心知识科普】
一、突发胸痛,牢记“两个120”
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是致命的急症,救治必须争分夺秒。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一旦发生严重胸痛、胸闷,怀疑心肌梗死,应立即呼叫急救中心。把握黄金“120”分钟:从发病到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120分钟内。不要耽搁,不要自行驾车,应就近前往具有“胸痛中心”的医院,通过绿色通道接受最有效的救治。
二、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拥抱年轻心脏
(一)合理膳食:1.严格控盐: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2.控制油量:每日烹调油使用量宜控制在25-30克以内。3.丰富多样:食物品种多样,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奶类和大豆,适量摄入鱼、禽、蛋、瘦肉。
(二)积极运动:1.推荐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跳舞、太极拳)。2.运动应循序渐进,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放松。
(三)彻底戒烟,避免二手烟:戒烟是改善心血管健康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四)保证充足睡眠:每天保证6-8小时的睡眠时间。
三、掌控核心指标,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定期监测并管理好以下核心指标,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
血压:推荐控制目标<130/80mmHg。
血糖:关注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合理控糖。
血脂:定期检测血脂,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遵医嘱进行管理。
四、警惕“隐形杀手”,关注关联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夜间打鼾、呼吸暂停是心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可显著增加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卒中风险,应及早干预。
糖尿病: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等危症,严格控制血糖对守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五、学会救命技能,创造生命奇迹
掌握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技能,在心脏骤停发生后的“黄金4分钟”内进行有效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律动不息,健康同行。守护心脏健康,需要我们共同行动,从今天开始,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