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新闻

当前: 首页 > 新闻 > 医院要闻 > 正文

医院要闻 科室快报 业界资讯 媒体关注 光荣榜

安宁疗护:给予濒逝生命宁静与安详

  • 2025-07-30
  • 字体

死亡,可能最不可预料。有些人可能突然遭遇意外死亡,有些人可能会历经漫长的病痛折磨后离开。在走近人生终点的那些时日里,许多人都会感到无助、恐惧或是不舍。如何为他们心中播撒安慰之光?

现代医学在注重医疗发展的同时,也从人性关怀和人文精神角度交出了答卷——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是指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的一种关怀服务,它通过控制痛苦和其他不适症状,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照护以及人文关怀,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安宁疗护不仅帮助患者以舒适、安详和有尊严的方式离世,也为家属提供慰藉,最终实现“逝者安详、生者安宁、观者安顺”的目标。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100多年前,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揭示了行医的真谛。在生与死面前,医学的深度和温度同样牵动人心。

月22日,州中心医院妇儿医院儿童血液消化心血管肾病科,光线透过明净的窗户,将宽敞的走廊照得亮堂堂的。环顾四周,谈心室、关怀室、活动室内家具摆放整齐,随处可见的绿植和墙画营造出安静、温馨的氛围……走进这里,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一切都变得宁静而祥和。

“林林(化名),今天很厉害哦,我看见你眼睛动了,是不是能听到我说话……”

上午8点,科室主管护师郭雨来到林林的病房,每天早上为小患者和家属加油打气是郭雨的工作日常。

2024年8月初,12岁的林林被确诊患有脑瘤。因病情发展迅速,一周内林林就出现了重度昏迷和癫痫抽搐症状。父母带着林林辗转武汉各大医院,得到的答复几乎一致:没有继续治疗的必要。绝望之际,他们来到州中心医院妇儿医院儿童血液消化心血管肾病科,这里有他们不愿意接受但却是最好的安排——儿童舒缓安宁疗护

于“死亡”,郭雨习惯用“人生谢幕”“生命善终”等来表述。“我更喜欢身边的人称呼我为‘善终守护师’,因为多年的临床经历,我见证了太多生死。我们离死亡很近,但是离善终还有距离,我想以守护者的身份送他们最后一程。”郭雨说。

13岁的肿瘤晚期患儿牛牛(化名)是郭雨负责的第一位选择安宁疗护的患儿。“长期接受化疗的牛牛枯瘦如柴,看着就心疼。”

“医疗能缓解患者的病理痛苦,却无法缓解患者的心理痛苦和精神折磨。面对死亡时,只有一颗真诚的心才能抚慰、支持、陪伴、安顿那些即将逝去的灵魂。”郭雨感叹。

多一种选择

不是放弃治疗

而是温暖最后时光

“在没有接触安宁疗护之前,我见到过很多不愿放手的家属,最后的选择就是过度治疗,患者最后走时全身插管……”如何让要走的人不留遗憾,生者勇敢地继续生活,是郭雨一直思考的问题。

“安宁疗护不是放弃治疗,而是对于处于疾病终末期的患者,当现有医疗技术无法挽救患者生命时不再选择积极的有创的抢救措施,而是尽最大努力减轻患者痛苦症状、促进舒适的治疗。”州中心医院头颈·乳腺肿瘤科副护士长、恩施州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刘春艳如此界定安宁疗护。

91岁的吴先生因患皮肤癌导致面部大面积溃烂,形象严重受损并伴随剧烈疼痛,导致吴先生情绪低落,不愿言语,不配合治疗。

经医护人员专业评估,吴先生的儿女决定让其舒适、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由州中心医院头颈·乳腺肿瘤科牵头,疼痛、伤口造口、营养、心理等专科小组护理专家共同会诊,为吴先生制订个性化安宁疗护方案。

刘春艳介绍,安宁疗护更强调的是对患者及家属全方位的照护,即全人、全家、全队、全程“四全照顾”,包括身体的舒适、心理的安抚、精神的慰藉以及家属的支持。

在身体关怀方面,安宁疗护团队通过精准的疼痛管理和症状控制,尽可能减少患者身体上的痛苦。比如,适当运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调整护理方式以避免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关注患者的饮食和营养,确保患者在有限的时间里享受舒适的生活。

安宁疗护团队通过陪伴、倾听等方式,帮助患者及家属回忆美好过往,完成未了心愿,缓解恐惧、焦虑心理,用同理心给予患者和家属充分的理解和接纳,为家属提供一个倾诉和释放情感的空间,让他们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不至于孤立无援。

“小雨姐姐,今晚的月亮这么圆,明天会是大晴天吗?”

“你早点儿休息,明天早上我陪你一起找答案。”

“小雨姐姐,我走了以后,你帮我劝劝爸爸妈妈不要太伤心,下辈子我还做他们的女儿,但是要记得多陪陪我。”

回忆起陪伴媛媛(化名)的半年时间,郭雨眼中闪烁着泪光,很怀念但不遗憾。

10岁的媛媛是一名肿瘤晚期患儿,因父母离异,自幼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安宁疗护期间,媛媛的家人常因意见不合而争吵,陪伴、调节、护理成为郭雨的工作日常。

2023年12月的一个下午,正在调休的郭雨收到媛媛父母发来的信息:小雨谢谢你,下午3点半媛媛在爸爸怀里走了,很平静,我们也很安心。这半年来,是我们一家三口过得最舒心的日子。

“收到信息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半年来媛媛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每天一上班就去她的房间。她能安安静静地在爸爸的怀里离开,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疗愈。”

“媛媛是我负责的第一位接受安宁疗护的患儿,也是我第一次面对死亡,内心五味杂陈,但没有遗憾。”恩施州五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李江夏说,4年多来服务了多名患儿,从被排斥到被依赖,更加敬畏生命是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

“推进安宁疗护工作的一大难题便是人们的观念未及时转变,对照护疾病终末期患者的认识还停留在解决身体问题的层面,无论是家属还是医护人员往往不能为患者提供‘身心社灵’全方位的照护。”刘春艳表示。

恩施州安宁疗护质控中心主任罗丽华介绍,2017年,我国启动第一批安宁疗护试点。2019年5月,启动第二批试点。2023年4月11日,国家卫健委下发通知启动第三批试点,要求到2025年在每个安宁疗护试点市(区),每个县(市、区)至少设立1个安宁疗护病区,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安宁疗护病床,建立覆盖试点地区全域、城乡兼顾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2023年,恩施州被纳入国家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出台《恩施州安宁疗护国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全州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全部设置临终关怀科,培养安宁疗护专科护士26人,成立安宁疗护质控中心,加强安宁疗护知识普及和死亡教育。同年,州中心医院被授予恩施州生命教育基地。

为推进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州中心医院成立安宁疗护专科小组,前往先期试点医院学习进修。2023年9月,该院头颈·乳腺肿瘤科创建恩施州首个安宁疗护病房,设置安宁疗护病床14张,为终末期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服务。

2023年10月,“雏菊之家”恩施合作病房在该院挂牌,标志着湖北省首个儿童安宁疗护病房落户该院。这个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主任医师周翾发起、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儿童舒缓治疗专项基金支持建立的公益项目,旨在为肿瘤末期患儿提供家庭式临终关怀,是推进儿童舒缓疗护事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安宁疗护并不意味着放弃治疗,而是本着患者和家属利益最大化原则,对医疗措施进行优化调整,既不过度医疗,又不放弃治疗,而是通过舒适的环境和精心的护理,让患儿充分享受生命的余晖。”正是基于对生命质量的理解,州中心医院妇儿医院儿童血液消化心血管肾病科主任刘景珍对安宁疗护有着更为透彻的理解:“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只是换一种方式来爱他们!”

安宁疗护是集合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医疗资源来关怀每一个濒逝生命的“最后一公里”,让生命在最后阶段有尊严、有品质、无痛苦、无遗憾。李江夏呼吁,对标国家政策、行业标准,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级照护体系,推进“身心社灵”四位一体照护模式,培养安宁疗护专业人员,推动安宁疗护事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