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为,我已平安到家。利川果真是仙居福地!有你在,我比谁都放心。”傍晚,李唯为刚踏进家门,手机“滴”地一响,微信跳了出来。“你这速度,高铁都追不上。”她莞尔一笑,心说缘分这玩意儿,真是妙不可言。
李唯为,恩施州中心医院肾病·风湿内科医学博士,公认的青年才俊。在这座高手如云的三甲医院,四十岁不到便挑起科室副主任的担子。
发信人网名粤芳,是她“交浅缘深”的知己。二人相识于那一届在湛江的全国病理生理年会——李唯为登台分享“足细胞损伤新机制”,语惊四座。会后求加微信者众多,粤芳是其中之一。三句不离本行,五句便拐到生活上:同专业、同龄、同求学路,于是,屏幕两端火花四溅,自此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粤芳在中山市某三甲医院,一样是肾病“老法师”。今夏她有两件挠心事:一是岭南暑气蒸人,年近八旬的母亲直呼“顶唔顺”(受不了),想跟老姐妹去凉快地儿猫夏,而母亲却是一位肾功能衰竭终末期病人;二是职称晋升卡在“缺乏基层经历”坎上。
一次,她与李唯为聊天时,将这些焦虑一股脑吐槽出来,李唯为给她发了一个拥抱表情之后,轻描淡写地告诉她自己正在利川爱康中医医院挂职锻炼,每周去那里坐诊、查房两天。
“利川?你在著名的‘凉城’利川!”粤芳马上给李唯为打来了电话,她嫌微信聊天交流太慢。
粤芳所在地中山市古称香山,大湾区C位;利川藏在武陵深处,相距千里,却挡不住粤芳的诗与远方:利川红、龙船调、腾龙洞……尤其是22℃的凉夏,像磁铁吸住她。一个大胆的念头蹦出来——把母亲“空运”过去。
粤芳是一个十足的孝女,她要方方面面为母亲计划周全,母亲每周三次透析,一点马虎不得。于是专业对专业的“审讯”开始:透析室的规模?规范性?院感控制?透析机、水机型号?护士穿刺技术?李唯为插不上嘴,干脆把手机放桌上任她扫射。
待粤芳换气,她才慢悠悠开口:利川爱康中医医院透析中心是国内一家以开办、运营血液透析中心为主的医疗公司的连锁成员,设备、流程、质控全面对标总部,三天前她刚做完感控督查——水质、透析液内毒素全部超标……哦不,是“超标准”, 透析患者的贫血纠正率、尿素清除率(Kt/V值)达标率、血压达标率等指标,均优于全国血液透析质控平台的平均水平,两项核心指标甚至优于部分一线城市三甲医院。
“更绝的是服务!”李唯为补刀,“我正准备派团队分批来‘偷师’。”
电话那头传来粤芳半信半疑的“哇哦”。要知道,恩施州质控中心就挂在李唯为科室,能得她一句“服气”,绝非商业互吹。
一通电话,让粤芳顾虑清零。订票!
“D9355次列车即将进站……”利川动车站广播回荡。十分钟后,站前广场两只手紧紧扣在一起。
“大娘,您一路辛苦!瞧,马路对面就是医院,两步路。”李唯为挽着粤芳妈妈何奶奶,指给她看南环大道上的爱康中医医院,又补一句,“民宿就在旁边,给您配的‘邻居’也是肾友,身体倍儿棒,透析时间跟您同步,明儿她带您一块儿来。”粤芳在旁看着母亲笑得见牙不见眼,暗暗点赞。
翌日清晨,山风送爽。粤芳陪母亲走进医院,登记、问病史、查血管通路、定透析方案,值班医生一笔一划写得比论文还认真。语言不通?写字板、翻译APP齐上阵,医患沟通零障碍。粤芳心里又一块石头落地。
透析室外,粤芳偶遇几位“候鸟肾友”:“重庆来的。”“湖北咸宁的。”大家相视一笑,心照不宣——都是冲着“凉城+便捷”来的。病历云端共享,预约一键搞定,跟点外卖一样丝滑。粤芳彻底踏实了:没选错!
哈伯德说:“健康是灵魂的客厅,病体是监狱。”全国近百万透析患者,异地治疗曾是奢望。如今医保异地结算秒过,技术又趋于同质化,锁链应声而断。
这种跨省透析潮背后,是医保异地结算政策与分级诊疗制度的微妙博弈。2024年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仅华中地区就有8.3万例尿毒症患者长期异地治疗,其中72%流向气候适宜、费用较低的西南县域。
王阿姨,68岁,武汉退休教师,三年前她执意卖掉武汉学区房,在凉城租下带院子的民居,“这里PM2.5常年30,透析完还能教留守儿童唱歌。”她时常这样告诉她的老街坊。
“你真把老太太‘扔’这儿?”送站时,李唯为逗她。
“放一百个心!”粤芳掰手指数,“你们把病人当亲人,连自卑心都帮人熨平。让肾友回归社会,咱们喊了多年口号,总算落到了针眼儿里。”
李唯为心头一热。当初她申请下沉基层,朋友不解,她只说一句“直觉”。如今答案清晰——推进优质资源下沉,让山区群众同享与省城一样的同质医疗资源,初心亦在此刻见证。
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没想到我这只候鸟,竟引来一群候鸟。”回完粤芳“我也已到家,勿念”的微信,李唯为望向窗外,青山如黛,晚风温柔,她轻轻笑了。
窗外银杏叶沙沙作响,叶片脉络恰似透析管路的分支图。李唯为忽然想起老师的话:“健康的肾脏就像完美的过滤系统,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整个医疗生态都能过滤苦难。”
次日凌晨三点,李唯为收到紧急会诊通知。急诊科转来一位误服百草枯的农民,胸片显示肺部纤维化进展比预期缓慢——这是她推动建立的县域中毒急救网络起了作用。窗外救护车的蓝光划破夜色,她突然明白:真正的医疗革命,是把每个偏远角落都变成“凉城”。